目前,随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观念的普及,通过全民健身,由被动医疗变为主动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个性化健身、休闲需求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目前,体育旅游每年呈现14%的增长趋势,是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市场来看,体育旅游都是旅游产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一个细分行业。因而,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运动休闲小镇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将建设100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挥体育的潜在优势,利用特色体育产业与旅游结合,每个小镇包含30至40个运动项目,吸引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来旅游健身。同时,实施“体育+”行动计划。把体育和相关产业、事业融合起来,推动体育和各个方面的融合发展,从而增强体育部门撬动社会资源。比如“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科技”。
政策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迎来发展新机遇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2016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提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重大部署,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
在2017年4月份举办的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新闻通气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透露,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将推出十项举措,其中包括建设100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在2017年10月份公布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的理念被写入国策。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间接地推进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如火如荼,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浙江:2016年7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将“建设环杭州湾、环舟山群岛、环太湖和环浙南等运动休闲发展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在浙江湖州、嘉兴、绍兴等地的多个体育特色小镇已经在规划、申报和实施中。比如,湖州德清县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绍兴市柯桥区酷玩小镇、嘉兴海宁市马拉松小镇、嘉兴平湖市九龙山体育小镇等。
河北:2017年年初河北省发改委公布82个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类名单,其中有廊坊市的霸州市足球运动小镇、张家口市崇礼县冰雪文化小镇、沧州市武术文化小镇等多个运动休闲类特色小镇。
江苏:在2016江苏体育产业大会上,江苏省体育局与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江阴市新桥镇、南京市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昆山市锦溪镇等首批8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签署共建协议,以省地共建模式启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
新疆: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发委会同自治区体育局编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等,推进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与体育共建、共享、共兴、共赢,培育体育旅游精品品牌。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新疆建成3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3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打造3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3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使新疆体育旅游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基本达到国家体育旅游强省水平的目标。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如何打造
在2017年8月16日举办的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阐述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指示要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就要把握关键环节;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成令人神往的地方;以改革精神和抓铁有痕的作风,扎实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指出:从目前特色小镇的类型及其涵盖内容上看,它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包括体育、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等方面。其中,以体育、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体育小镇在特色小镇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赵勇副局长指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遵循,没有现成样板和案例可以借鉴,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对于建设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赵勇副局长提出八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编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二、努力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链;
三、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和脱贫攻坚、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四、引进用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管理战略投资者;
五、探索建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营管理机制;
六、发挥好政府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七、开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服务;
八、创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作方式。
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如何申报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为了
更好地为基层经济社会事业、全民健身与健康事业、体育产业发展服务,引导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体育总局决定组织开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具体的申请程序如下:
一、申请条件
交通便利,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好;
体育工作基础扎实,在运动休闲方面特色鲜明;
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小镇所在县(区、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能对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政策保障;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
二、报送程序
坚持地方自愿申报和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推荐相结合,按年度分批报送。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上报省(区、市)体育局,省(区、市)体育局进行审核后推荐上报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可直接推荐项目。
三、推荐名额(2017)
(1)京津冀三省(市)各推荐3个,其他省(区、市)各推荐1—2个;
(2)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推荐1个。
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政策优惠
对所推荐的第一批小镇项目,体育总局将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筛选出一批基础扎实、条件良好、具备优势、特色鲜明的运动休闲小镇进行试点示范,并会同有关部门给予引导和支持。
对纳入试点的小镇,一次性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用于建设完善运动休闲设施,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和活动。
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将向各小镇提供体育设施标准化设计样式,配置各类赛事资源。
体育总局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完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有关政策、细化工作方案,推动此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助力项目。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必将成为引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新时尚。
注:内容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报等,由博雅方略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