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N

EWS博雅动态

【行业观点】博雅研究丨智慧城市建设新进展

本文首先对智慧城市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美国、欧洲、亚洲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论坛、高科技企业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然后介绍了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实践、标准、PPP、非政府组织、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最后在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市场驱动力。本文分为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敬请持续关注!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论坛ICF 评价标准


1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smart city)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与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在2000年后逐步演化为智慧城市(Smart city)。从2009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概念至今已有10年,至今还没有被公认的定义,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引擎,其理念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广泛展开。
世界各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其理论内涵、体系构建、技术集成、推动模式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在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共享与应用、平台搭建与开发等领域,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智慧城市的总体内涵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手段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像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舒适。目前,“智慧”概念已渗透到城市各个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不断提高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自2009年美国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快, 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国家将智慧城市升级为国家战略。20多个国家将制定智慧城市政策,确定投资优先级、技术和业务指引,具体政策内容以科技研发、应用普及和基础环境优化为重点。

"
从政策发布时间层级分三类: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先发积极型,
以欧盟等为代表的持续投入型,
以美、澳和印度等为代表的后期加入型。

各国政府加强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发投入,均将科技研发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支撑环节,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各国以重点项目引领各方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


西方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
以各种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为主的发展阶段
重在将各种城市服务功能整合和协同的融合阶段
政府决策过程和信息服务活动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成熟阶段
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人的服务,强调人的互动参与。发展中国家则期望通过提升水利、电力、环保、公交等公共设施智能化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强住房保障、缓解交通拥堵、促进政府高效运转,从而改善投融资环境并推动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智慧城市正是消除“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评价指标体系

全球在智慧城市标准建设方面,2014年5月成立的“国际城市数据理事会(WCCD)”倡议开发新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indicators for smart cities)ISO 37122,涵盖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政府、智慧生活和智慧交通等六维度内容。欧洲智慧城市6维度指标体系,评价系统由6个一级指标(关键维度)、31个二级指标和74个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智慧经济由创新精神、创业才能、经济情景与知识产权、生产率、劳动市场弹性、国际市场参与度和经济转型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组成。国际行业协会电信管理论坛TM Forum通过评估和ISO认证工作分享全球智慧城市最佳实践,其《智慧城市基准规范及成熟度模型》包括五个评价维度,即领导与治理、利益攸关方参与和市民关注焦点、有效利用数据、集成ICT基础设施、当前智慧水平;评价指标共225项。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巨大,到2016年年底已达400亿美元。美国博斯公司预测全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30年将达41万亿美元,而日经BP社CleanTech研究所预测智慧城市的各类智慧服务市场2030年将达1000兆日元。我国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台,占全球总量31%;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8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

 

2智慧城市的国际最新进展

据2018年2月底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发布《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设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建筑学教师马克·索耶于“对话”网撰文称,澳大利亚政府拨款5000万澳元用于 “更加智慧的城市与郊区”项目,以提高澳大利亚城镇的宜居程度。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有目共睹,期待更多中国的城市上榜全球智慧城市前列。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对智慧城市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产业和科研相关政策,提出以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增进人民福祉。

1美国智慧城市发展

美国智慧城市领先并借智慧城市培育新兴产业
美国是智慧城市战略和政策的世界领跑者。智慧城市起步早,基础好,建设质量和规模世界领先。城市智慧化建设充分与政府和市民相链接,总体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运营收益良好。以爱荷华州为代表的50个州均先后启动智慧城市计划,在智慧照明、智慧电网、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和智慧能源等领域均取得世界性突破。
美国智慧城市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有世界竞争力,美国智慧城市代表性企业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集中布局技术研发和输出服务,并且将研究创新逐步扩展到智慧应用,如智慧能源/节能/电网、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电子商务和智能家居等。企业创新是美国智慧城市ICT应用的核心,企业参与建设水平高。
2015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发布“智慧城市行动倡议”;推广物联网和智能应用;助推民间科技运动鼓励跨城市合作;利用联邦政府现有政策和资源重新组合并聚焦智慧城市;促进国际合作。美国白宫投入1.6亿美元启动的新“智慧城市”计划,加强智慧城市基础技术研发,推动安全、能源、气候应对、交通等领域应用技术研发。一方面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向学术机构分别提供3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以加强智慧城市基础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国土安全部、交通部、能源部、商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投入4500万元,推动安全、能源、气候应对、交通等领域应用技术研发。
美国的智慧运输系统计划,从2009年到2015年,是把车辆到基础设施的连接,从车辆到车辆的连接。欧盟非常注重有序经营,他们设了一个目标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会跟30年以前相比减少40%。美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NITRD),拟成立物理网络小组高级指导小组(CPS-SSG)负责协调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项目研发,加速可复制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转化。

2欧洲
欧洲智慧城市以节能减排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欧盟国家突出绿色和低碳主题,希望通过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建设推动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欧洲智慧城市助力改善环境,早在21世纪初,欧洲就开始了智慧城市实践。
欧盟2006年发起Living Lab组织,启动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Living Lab计划和欧洲智慧城市网络评选。2007年欧盟提出实施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突出绿色和低碳主题,侧重基础设施升级、绿色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希望通过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建设推动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智慧城市通过改善交通,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丹麦自行车之城,荷兰清洁能源发电体系,瑞典智能交通系统等。
欧盟已经发布了智慧城市计划,制订了“20.20.20”目标.其内容是在2020年之前使温室气体比1990年减少20%,将可再生资源的比例增加20%,将能源消耗减少20%.另外,还将试验发展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绿色节能等。
欧盟“智慧城市和社区灯塔”计划中,伦敦计划投入2500万欧元用于智能停车场、公共自行车和智能能源供应等领域实验智能技术研发。欧盟2012年7月启动“智慧城市与社区创新伙伴计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之一。2014年,欧盟发布智慧城市项目邀标书,截至2015年9月,该计划已收到514项有关投资创建智慧城市的资金承诺、合作项目与相关解决方案。法国巴黎2006年提出“数字巴黎”计划,成立由市长、议员和信息技术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英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海外推广。

3亚洲智慧城市发展

亚洲智慧城市着眼于基础设施
在亚洲,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在发达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展开.韩国主要以网络为基础打造智慧型城市。


韩国
2003年,韩国政府推出通过建设“U-City”来实现的“U-Korea”国家级宏观发展战略。2011年6月,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向世界展示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雄心。韩国政府以出口基础设施为主,向海外推广建设模式,承揽建设工程。韩国国际合作署于2015-2017年间出资20亿非郎用于扩大韩喀两国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领域的合作。此外,韩国为印度提供技术和资金以帮助其建立首个示范智慧城市。韩国政府则计划在2016-2019年间投入3.5亿美元,以开发与智能设备互联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韩国在济州岛启动了智慧城市项目,汇集了100多家韩国企业以及最先进的技术,欲在环境和能源相关业务领域成为典范. 南韩把紧急医疗当作重点,而且重点是在减少交通事故,尤其减少死亡的事件上。

 

日本
日本提出了加速ICT智慧城市政策的提案,重点是能够防灾,有一个安心生活的环境。这是3.11地震以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重点。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四个主题,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智能家庭”、“节能环保”等,东京市提出了基于智能卡技术的“东京泛在计划”。日本已经指定神奈川县的横滨市、爱知县的丰田市以及福冈县的北九州市四个地区作为绿色能源应用的实验区域,并开始实验。

新加坡及其他
新加坡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iN2015)”计划,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城市国家。新加坡在早稻田大学评比里面得到第一名,重点是城市有序性发展的解决方案。2015年,新加坡通讯发展管理局发布面向2025年的信息通信政策,发布“智慧国家2025”计划,明确数据泛在采集、智能分析与处理等建设重点印度2015年8月公布98个智慧城市试点主要内容也聚焦在增强城市基础设施。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期望通过提升水利、电力、环保、公交等公共设施智能化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强住房保障、缓解交通拥堵、促进政府高效运转,从而改善投融资环境并推动经济增长。

4智慧城市与科技企业

智慧城市高度聚集世界发达高新科技企业
不少国家与技术公司合作,运用科技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城市。世界范围内从事智慧城市行业的企业丰富,IBM公司参与的智慧城市项目多达2500余个,微软、思科、西门子、日立、松下等科技公司以及埃森哲、奥雅纳等商业或工程咨询公司也积极涉足智慧城市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外包等为例,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如谷歌、微软、甲骨文、IBM、HP、EMC、Intel、思科、苹果、脸谱、亚马逊、戴尔、GE、高通、新云、数字集团和霍尼韦尔等。根据财富中国2015年7月数据,世界财富500强中美国从事智慧城市的骨干企业约14家(IBM、Intel、思科、EMC和亚马逊等),而硅谷、波士顿和芝加哥等城市/地区从事智慧城市的中小微企业总数以千计。
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包括SAP(德国)、源讯公司(法国)、NEC、日立、松下、索尼(日本)、新加坡、韩国(三星)、HTC(中国台湾)和瑞典(爱立信)等。索耶认为,虽然这种改造能让城市更加安全、友好,但我们也不能盲目迷信技术。因为如果改造缺乏合理的设计,可能导致改造的失败,并给城市留下大量的废弃物。

 

5智慧社区论坛最新进展

智慧社区论坛最新进展
ICF智慧城市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简称ICF)位于纽约的智库,自2000年起举办世界“智慧社区”(Intelligent Community)评选,按流程“评选-评价-颁奖”,每年评选“智慧城市21强(Smart21)”、“智慧城市7强(Top7)”和“年度智慧城市(Intelligent Community of the Year)”。此外还有智慧城市远景奖(Intelligent Community Visionary of the Year);智慧城市创办人奖(Founders Award)。ICF对智慧城市的5个一级评判指标:宽带连接Broadband Connectivity;知识型劳动力Knowledge Workforce;创新Innovation;数字包容Digital Inclusion;市场和倡导Marketing and Advocacy,2015年又增加了可持续性指标,表达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
ICF致力于智慧城市的理念普及和推广,聚焦于智慧城市建设信息-网络-智慧化,重视城市传统产业的转型,近年更关注智慧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经济的贡献。选择推动智慧城市积极国家,促成区域性组织(ICF Nations)成立,2015年成立ICF Canada。鉴于台湾智慧城市的建设,ICF期望在台湾成立ICF TAIWAN,以引领东南亚地区各国推动智慧城市。
2013年选出全球7大智慧城市: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兰的奥卢;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台湾地区的台中市、桃园县;爱沙尼亚的塔林;加拿大的多伦多。当年首奖获得城市是台湾台中市。
2014年全球智慧城市TOP7: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县、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台湾的新竹市、新北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金斯敦、多伦多、曼尼托巴省得温尼伯。加拿大的多伦多获得年度大奖。
2015年全球智慧社区TOP7: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县、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南达科他州的米切尔;澳洲昆士兰的伊普斯威治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萨里市,亚洲台湾新北市。2015年首奖得主是哥伦布市。
2016年全球智慧社区TOP7:台湾新北市、新竹县、加拿大蒙特利尔、萨利、温尼伯,以及德国米尔海姆市、纽西兰旺加努伊等城市。加拿大蒙特利尔是2016全球最佳智慧城市。
2017年,台湾有5个城市入围Smart 21。2017年全球智慧社区Top7:台湾有嘉义市、桃园市;加拿大的艾德蒙頓、格雷县;澳洲的伊普斯威治、墨尔本以及俄罗斯的莫斯科。当年主题是倡导新概念“城市互联网”,同时亚洲第一个ICF区域性组织正式在台湾成立。获得首奖的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2018年,台湾获得Smart 21的城市为桃园市、嘉义市、台南市及金门县。2018年全球智慧社区TOP7 :桃园市、嘉义市、和台南市、芬兰的埃斯波、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曼尼托巴省温尼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伊普斯威奇。ICF年度主題“人性化数据”(Humanizing Data)。芬兰艾斯堡获得年度智慧城市首奖。
2019年全球智慧社区TOP7: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伯茨福德;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美国俄亥俄州哈德森; 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尼亚-兰姆顿县;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阳光海岸; 和美国俄亥俄州韦斯特维尔。ICF 2019年度主題“无限学习”(Infinite Learning)。平阳省亦系越南首个获选TOP21之城市。桃园市连续三年入围ICF TOP7,成为2019年智慧社区年度获得者!
到2019年,ICF已有170多个成功智慧城市案例,美国智慧城市总体创建质量和基数均领先。截止2019年,美国总量最多,第二为加拿大,第三澳大利亚,而台湾智慧城市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累计16个。我国内地仅6个,说明还有差距。

总结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有目共睹,期待更多中国的城市上榜全球智慧城市前列。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对智慧城市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产业和科研相关政策,提出以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增进人民福祉。与此对比,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虽有进步但仍有不足。在明天推送的下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分析建议,敬请持续关注。

注:内容来源博雅方略,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上一篇:博雅研究 | 绿道建设和绿道旅游启示录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关注丨恭贺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中国遗产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