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N

EWS博雅动态

【博雅新闻】博雅亮相山西旅游发展大会, “1+6”新格局开创山西旅游新时代

2017年9月21日,以“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为主题的山西旅游发展大会在晋中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的600多位嘉宾齐聚晋中,为山西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共绘山西旅游创新蓝图。省长楼阳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出席主题大会并发表精彩讲话,副省长张复明主持。会议期间同期举办主题大会和旅游投融资项目洽谈会、旅游推介洽谈会、省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等活动。大会重点推介1000多个旅游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现场签约48个重点领域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在业界获得了极大的反响。


会议现场


签约仪式

主题会议上,省长楼阳生对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展望。楼阳生指出,要横下一条心、培育新动能,要统筹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文化创新与旅游创新,找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要继续做好做好黄河、长城、太行三篇旅游大文章,着力打造健康养生、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康养旅游城市、康养小镇、打造融旅游、居住、养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内涵、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村镇,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指出,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关注支持山西文化旅游业发展。要重点做好“五抓”,将山西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一要抓改革,创造旅游“山西经验”。二要抓融合,释放“旅游+”综合效益。三要抓品牌,唱响“山西好风光”。四要抓管理,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系。五要抓建设,打造国际性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为业界翘楚,博雅方略集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改革与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窦文章教授受邀出席此次大会,并在山西省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做了题为“新地理大发现时代下的山西旅游空间格局”的主题演讲。山西的文化、景观资源数量丰富,特色突出,但是其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产业开发不足,需要共同开启一个“地理大发现”,不断发现山西旅游资源价值的新高地。对此,窦教授提出了“打造太原新地标,开发基于自驾的(1+6)旅游主体功能区”的解决方案,助力山西旅游转型升级,开创山西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窦文章教授讲话

山西旅游发展与空间格局

一、率先提出“大山大水大自然”的旅游方针

山西晋商曾经辉煌天下,煤电资源也为大众所熟识,然而,自1917年以来,山西逐渐失语,走入历史困境。从1996年开始,山西正式开启了旅游业从0到1的转型发展。如何突破固有的山西印象,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山西旅游的发展难题。为此,博雅方略率先提出了“大山大水大自然”的旅游方针,首次将山西的自然景观摆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重历史,重文化”的山西旅游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始终贯彻执行其中。

二、山西旅游产业竞合:在全国旅游格局中的位置

2016 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 4247 亿元,排名全国第 15,与去年持平;
从增速看,2016 年山西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23.19%,增速也排名全国第15。
A 级以上景点 158 处,4A 级以上景区 97 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

酒店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2016 年 3 季度末,山西共有星级饭店 286 家,排名全国第 22 位;
286 家星级饭店中通过审核 166 家,通过审核率 58.04%,也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旅行社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2016 年 3 季度末,山西省共有旅行社 796 家,排名全国第 16 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但在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旅行社中,山西有3 家上榜,与安徽、湖南、重庆等地并列第 11 位,说明山西旅行社数量虽然较少,但市场份额比较集中,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山西现有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
作为全国石器文化的集中区、变法维新的滥觞地、佛教文化的首善区、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古木建筑的博物馆、戏剧文化的发祥地,山西以其蔚为壮观的文化场景、钟灵毓秀的文化底蕴、寓意深刻的文化宝藏著称于世,影响深远。

山西旅游发展四大痛点分析

1、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不足

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放松身心,轻松闲适的休闲度假游成为旅游发展新趋势。而山西景区开发仍停留在老旧的“门票经济”时代,游客对于各景区走马观花,很少留宿,在旅游六要素中,“住”这一环尤其缺乏,就更谈不上更深层次的“休闲度假”。

2、文化、大院为主,自然山水开发不足

山西旅游项目,陷入了“古城”“大院”的怪圈,进入了一个自我复制、自我循环、自我竞争的阶段。对于各县市的独家文化资源把握不足,景区呈现方式单一。

3、景区开发为主,乡村、城市旅游开发不足

景点开发比较成熟,点上精品多,面上整合不足,景区景点单打独斗、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旅游产品宣传促销没有形成捆绑合力,缺乏整体包装意识和高水平策划,还没有实现“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的转变。

4、旅游龙头企业带动性弱,旅游服务体系没有成形。

服务意识与竞争、开放程度整体水平低 ;
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不活,制约自身发展;
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良莠不齐”,有些环节重度“营养不良”。

山西旅游发展——新格局构想(1+6)

针对山西旅游的发展空间格局,以及发展中的四大痛点,窦院长提出“打造太原新地标,开发基于自驾的(1+6)旅游主体功能区”的解决方案,大力发展太原休闲游,并通过9机场+3纵12横12环15连线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重点落实“慢游深体验”的小交通网络和目的地服务体系,实现山西旅游全域发展,逐步转型深度休闲度假游。

1、打造太原旅游新地标

太原位于山西核心地理位置,要充分发挥其位置优势,将其打造成来晋旅游者的省级集散中心。依托当地的工业基础、产业园,推动旅游装备自主创新,大力开展会议展览业,将其打造成集商务会议、文化修学、观光购物及游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山西省的旅游产业发展。

2、基于自驾的(1+6)旅游主体功能区

(1)以自驾游为切入点,升级建设自驾游的基础设施体系,政策体系和线路体系。
带动山西旅游公路、自驾车营地、旅游综合服务区、休闲驿站、高铁站点等客运枢纽、自驾游自助游导览标识系统、智能化车辆租赁体系、车联网及相关大数据平台、不同交通工具转乘接驳体系的不断完善,构建“山西旅游服务网”。
(2)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包括山西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以及旅游服务区革命、“最后1公里”革命、旅游厕所革命等三大革命。
(3)旅游业整合与制度安排,形成多寡头格局
在全省11个市和31个旅游重点县的全域“1+N”:
旅游局改为“1+N”旅游委,列入政府组成部分
非重点县旅游部门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推行“1+N”旅游行政综合发展
旅游企业升级——旅游+:
培育系列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并鼓励一批有能力的企业上市
鼓励多种形式的“旅游+”实践,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混合整合齐头并进
突破“门票经济”限制,推行竞争型机制改革
整体升级——科技+:
开发实施“智慧旅游”体系,并鼓励旅游相关部门、企业单位、个人积极参与互动
鼓励多维度“科技+”产品开发,尤其是基于AI、VR等技术的产品升级
(4)旅游企业为主题的旅游IP开发与IP放大
旅游业的ip时代已经来临,山西旅游发展要关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IP)的一批龙头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将IP做大做强,如 “晋商”、“大院”、“古城”、“应县木塔”等等,并通过动漫、游戏、影视、演艺、综艺等发酵IP,通过产品创新、商品创意及“互联网+”打造若干山西旅游超级IP 。

具体来说,晋祠、云冈石窟、恒山、应县木塔、五台山、芦芽山、平遥古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碛口古镇、太行红山、王莽岭、壶口瀑布、关帝庙等景区(景点),尤其是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皇城相府、乔家大院、绵山、雁门关等世界遗产单位和国家5A级景区要通过“旅游+”、“技术+”、“创意+”从历史文化到文化旅游再到创意产业构建立体的旅游IP群,充实“晋善晋美”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内涵。
(5)重视旅游小微企业的孵化与培育
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新经济”,小微企业可以大有作为”,通过孵化旅游产业小微企业,有助于盘活旅游环节中各环节,为整个旅游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山西省旅游管理公司名录2016》,旅游管理服务公司275家 ,据《山西省旅游服务公司名录2016》,旅游服务公司775家 ,据《山西省景区管理行业企业名录2016》,景区管理行业企业507家,同心协力,共同促进山西旅游发展。


(6)宣传口号的打造—“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一个好的旅游宣传口号能够为景区的区域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宣传口号突出了山西的“大院大庙大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大山大水大自然”的自然景观资源,带给大家极大的对于山西旅游的美好想象。

“多年来,博雅方略始终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多个景区、城市提供旅游规划发展之路。大会已经结束,但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分享经济如热中天、科技随时更新换代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科技,推进景区深度融合,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景区,博雅方略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努力,开创一个不只是山西,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新时代。 

上一篇:博雅方略受邀做客韩城大讲堂,助力打造黄河旅游新高地 返回列表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部 | 文化旅游扶贫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