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2018品质立游强旅(渭南)论坛在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开幕日举行。本次论坛是2018渭南品质旅游系列活动的一部分,由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渭南市人民政府指导, 渭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中印、副主任郝占延、渭南市长李明远、渭南市人大主任郭勇格、渭南市政协主席刘新兴、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玉娥等领导出席论坛。论坛形成了《2018品质立游强旅(渭南)共识》,从全域旅游、旅游供给多元化、"一核一心四带十区"建设、目的地战略、乡村振兴、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阐述了渭南旅游的发展建议和路径。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窦文章教授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就渭南市发展品质旅游发表演讲,为渭南市发展品质旅游,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出谋划策。
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位于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早在秦汉之际,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的美誉。渭南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富集,是一个具有山水灵气的地方。近年来,渭南全市围绕"山、水、城、陵",以全产业围绕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通过实施景区提升工程,打造精品项目。全市已拥有国家A级景区53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各类文化遗存3697处。
虽然渭南旅游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区域发展、旅游品牌建设、旅游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足,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窦文章教授对症下药,提出 “五大建议”,为渭南旅游把脉开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时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无论从国家宏观发展要求,还是从自身发展需要,都到了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现仍处于对资源依赖较高的粗放型旅游大国阶段,从现在到迈入世界旅游强国行列,需要实施“三步走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优质旅游发展水平,实现旅游品质化。
三步走战略
进入新时代,游客对于旅游产品、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高。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面临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发展品质旅游成为大势所趋。
窦文章教授认为,发展品质旅游,一方面是要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以“旅游+”的融合思路,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及中医药等领域合作,创意+、科技+,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的融合,发展邮轮游艇旅游、温泉度假、节庆展会等旅游产品。另一方面需要交通、景区、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旅游全过程的精心服务。未来的品质旅游竞争,将会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渭南地理位置优越,是陕西的东大门和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文化名城,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城市。此外,渭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享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之美誉,同时也有名的“三圣故里”。渭南深厚的人文资源为其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窦文章教授认为,要充分挖掘渭南的人文资源,将其融入“一带一路”区域格局,强化文化旅游作用,打造独特的渭南旅游IP。要加强渭南与国际间的旅游交流合作,强化渭南国际旅游品牌,并积极引入国际高端客源,最终实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品质化,并给出具体的五点建议:
建议一:全域旅游,平衡发展
西岳华山是著名的五岳之一,具有极大的知名度及极强的影响力。但是一个龙头难带动全域,一个华山也很难带动整个渭南的旅游产业发展。渭南地区的山水名胜与华夏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融合发展不足。因此,窦教授指出发展渭南旅游,要重点加强景区之间的联动,将渭南旅游从“华山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针对渭南全域旅游发展,窦文章教授指出“单点、三核、串线、全域”的发展思路。即突破以华山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格局,构建华山(华阴)、韩城、渭南三核驱动旅游发展格局,由点到线突破旅游格局,由线到面实现全域旅游。要加快西渭一体化进程,吸收市场新兴业态,增添城市文化旅游功能。最终进入西安旅游辐射范围,与西安、韩城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陕西大都市旅游圈,互相辐射,以游带旅,以旅兴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
建议二:打造精品,重塑品牌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渭南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人文资源深厚。窦文章教授认为,发展渭南旅游,要重点挖掘当地文化,打造渭南旅游超级IP ,让华夏之根活 起来、让黄河金三角亮 起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在旅游中展现文化创意、文化导向、文化包装、文化神韵,通过“注重保护文化载体、讲精彩文化故事、提升文化创意、推进文化时尚”等路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融合发展,使渭南的文化能够更加鲜活起来,成为重要的旅游IP,并将“文化影视+文化演艺+文化活动”三举并行,将渭南的文化迅速传播,成为渭南的旅游名片。
建议三:要素整合,创新业态
新时代的旅游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多元化,现有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过去的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呼之欲出。因此,发展渭南旅游,要积极拓展丰富的旅游产品,大力开发自驾车营地、精品民宿等,丰富旅游体验。
渭南旅游新业态
依托渭南当地的区域优势、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型自驾车营地、目的地型汽车营地、驿站型自驾车营地”等自驾车营地设施。
在精品民宿方面,依托传统农业,挖掘农田乐趣,打造特色田园主题产品,此外,依托现有的古村,注入文化元素,打造乡村住宿载体。
建议四:产业融合,集聚发展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旅游业包含了人们生活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产业融合“旅游+”,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是渭南发展全域旅游的非常适宜的路径。根据渭南的旅游自然、文化资源,可以重点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开发打造:
2017年是乡村振兴元年,渭南发展全域旅游,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发展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小镇等,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推动当地城乡一体化建设。窦文章教授提出,要推广“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发展模式,以新田园主义指导乡镇建设,在美丽的乡村提升农业生产、植入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幸福人居在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下,构建现代都市和乡村文明交融的社会生产、社会活动和幸福生活的美丽版图,并指出可以发展“富平文化慢生活田园休闲度假园等”田园综合体发展试点,开拓出渭南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之路。
此外,可根据渭南不同地区的度假资源、用地条件等,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并积极探索“文化体验、分时度假、产权式酒店”等度假新模式。打造度假小镇,要突出以度假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主要由度假酒店集群、休闲地产社区、产业配套性项目、综合休闲项目等组成。度假小镇最终形成以度假为核心产业的旅游综合体,同时为周边乡村旅游区提供服务。
建议五:以人为本,提升服务
游客是整个旅游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发展优质旅游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法,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智能化发展,如虚拟旅游、智能医疗、数字经管等。窦文章教授提出,主要从五大层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