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共右玉县委、右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两山理论与右玉绿色发展”峰会暨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恳谈招商会在美丽的塞上绿洲右玉县成功举办,与会代表围绕如何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探讨。峰会上,浙江省安吉县、陕西省延安市、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市和山西省右玉县,进行深入研讨,达成广泛共识,共同发表了“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右玉绿色宣言。
峰会现场
“两山理论与右玉绿色发展”峰会暨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恳谈招商会是2018首届塞上朔州长城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期间同期举办了2018玉龙纯血马拍卖会暨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2018赛季开锣赛、国际文化嘉年华朔州长城徒步活动、“游长城·寻美食·品文化”塞上朔州国际美食s节、塞上风情(国际)油画展、2018首届塞上朔州长城旅游座谈会暨“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朔州”长城旅游推介会等多项活动全方位展示朔州的秀美风光、灿烂文化和巨大变化,进一步扩大右玉精神影响,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形成文化与旅游融汇互动、生态与产业一体发展、富民与强市同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窦文章教授发表演讲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窦文章受邀出席了此次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并当选为“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智库特聘专家”。
右玉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智库特聘专家颁奖仪式
在发言中,窦文章教授结合右玉县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状况,阐述了对右玉文化旅游的认识、新时代右玉旅游发展的机遇,并深入解读了“5+1”乡村振兴战略,对右玉乡村旅游融合乡村振兴路径、实现绿色发展、旅游兴县新战略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1、世界旅游强国:2017年,提出“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分三步推进我国到2040年建成高度集约型世界旅游强国。
2、文旅大融合: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
3、旅游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优质旅游成为旅游发展新趋势。
4、全域旅游化:以“旅游+”,推动旅游与其他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5、旅游智慧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已渗透到旅游行业,推动着中国旅游业的创新与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时代,右玉县将依托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倾力打造“全景右玉”AAAAA级旅游景区。
右玉县发展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2017年,山西省提出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篇旅游大文章的思路举措,将山西省的旅游资源划分为“黄河、长城、太行”三个板块,右玉县位于长城板块与黄河板块交叉点,地理位置优越。
苍头河生态走廊
此外,右玉县具有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历史人文资源方面,右玉县具有丰富的文物景点,全县馆藏文物2000余件,以及杀虎口集宁区、万里长城、威远古城、宝宁寺、古堡等,被誉为“中国古堡之乡”;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右玉县具有苍头河生态走廊、右玉南山森林公园、中陵湖景区、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资源,在民俗文化资源方面,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右玉道情戏以及优质的品牌民俗活动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活动等民俗文化资源;原生态山野乡村、特色小杂粮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等为右玉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乡情乡风,资源组合度极高。得天独厚的旅游自然资源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区域为右玉实现绿色发展、旅游兴县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杀虎口古城墙
针对当前的右玉发展状况,窦文章从“生态修复、文化修复、旅游产业与供给要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右玉县的生态修复走在全国前列,但右玉的文化修复有待提升,旅游发展较弱。文化修复方面,边塞西口文化、长城文化未得以充分利用,右玉道情、剪纸、饮食、泥塑、面塑等原生态旅游文化需深入挖掘与传承,杀虎口古城墙、右卫城宝宁寺、马营河乐楼等历史文化遗址等需要修复与保护,剪纸、刺绣、柳编等工艺遗存需深度挖掘和传承。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以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及强大的产业融合、带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引擎。窦文章教授认为,右玉乡村振兴,要打好乡村旅游牌,并介绍了国外不同城市的乡村旅游案例作为借鉴。
美国:以产促融,顺畅过度
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率:在1920年至1972年间,农民人均产品所能供养的城市人口增长了6倍以上。
政府引导技术与资金投入:通过针对性的投资和技术移民政策,吸引全球农业等产业优质人才和财力。
英国:规划先行,以点带面
从19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到二战期间以大伦敦规划为代表的区域规划,再到二战后的新镇建设规划可谓一脉相承。以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性良好的大量小城镇为核心,带动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令“待输血”乡村与“可供血”城镇近在咫尺,人员和资本在城乡间进退自如。
日本:基础先行,复兴生境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日本政府规划并实施了 “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是其首位要务。其投资费用的50%由中央政府支付,其他由各级政府分担。该示范工程令农民享受到与城市生境等同的“硬件”配套和相对更好的“软件”环境,引领乡村社区积极投身地域产业振兴和文化传承,令乡村地区获得真正可持续的生机。
法国、意大利:尊重传统,价值实现
法国和意大利政府为其主要农产品的种养殖方法提出具法律效力的标准,以保护乡土物种和保持优越品质。同时,两国政府还立法对这些农产品进行等级评定,在价格上有着合理的区分。农户和农企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令整个国家的农产品具有形象公信力,实现以农业生产价值支撑农村社区持续良性发展。
以此为借鉴,窦文章教授提出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六大路径:
1、进行科学规划
做好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把脱贫攻坚、小康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等方面融合发展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使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2、融合乡村资源
根据乡村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进行合理融合,形成综合吸引物,有效推进该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由点到线到面,串联成片,激发全域乡村旅游的活力形成经济共同体,实现双赢或者多赢,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3、优化现代农业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园也是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的“有味”看点。促进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发展,实现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劳动变运动、农家变店家,推动城乡共享发展!
4、推动精准扶贫
全域旅游的发展会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由城市自发而持续地向农村传输,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成为乡村发展的推力。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实现“旅游”与“振兴”的双赢!
5、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和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的前提和关键,应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的规模要控制,建设的质量则要高标准,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
6、推动精准扶贫
制度健全、扎实有效的管理对于提升乡村品质、建设文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作用明显。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出台规范制度、健全管理队伍和依规从严管理等方式,实现对乡村的有效管理。
最后,窦文章教授深入分析了右玉县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
多年以前,右玉曾是一片荒凉,解放前,右玉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森林覆盖率不足0.3%,土地沙化面积高达76.4%。近70年来,右玉人民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坚韧不拔改善生态,创造了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全县绿化率由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4%,创造了生态的奇迹。
在近70年造林绿化的艰苦创业实践中,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精神响彻大江南北。
沙漠已变绿洲,但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右玉精神将延续流传。如火如荼的旅游业给右玉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以右玉精神为引领,以优质的资源为依托,右玉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博雅方略文旅集团作为旅业规划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具备丰富的经验,在乡村振兴等战略研究中也具备前沿的理论,党的十九大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而作为一个融合度极高的行业,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无疑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引擎作用。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将依托自身的前沿的理论研究及丰富的规划实践,助力右玉走上一条旅游兴县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