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公路学会承办的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orld Transport Convention,简称WT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主题为“交通让世界更美好”。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主管部门、30多位工程院院士以及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6000多位代表出席盛会,为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来自学术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智慧和方案。
大会现场
“交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论坛”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学术团体、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齐聚,围绕旅游交通行业融合统筹发展、培育发展新型交通旅游产品、风景道建设机制等交流探讨。
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孙国庆担任主持。
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秘书长刘汉奇为论坛致辞,祝贺论坛成功举办,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进一步落地。
北京交通大学风景道与旅游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余青受邀在论坛中发言,结合其多年的理论研究经验,探讨了国际视野下的交通与旅游文化融合新观点,以及中国风景道建设中,传统交通升级旅游交通的实践。与普通公路相比,风景道更强调资源优势,应在绿色公路、旅游公路的基础上建设,具备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条件等。国外风景道建设较早,为中国的交通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风景道与旅游公路体现了国际思潮在中国的中国化,但是风景道建设,理念引入并不是目的,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中国化,打造中国的诗与远方。
余青发言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窦文章教授做“品质旅游下的文化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主题演讲。
交通业与其他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的融合赋予了交通道路全新的功能,交通道路成为盘活文旅资源的新抓手。“文化+,旅游+,交通+,产业+,业态+”充分融合发展,交通管理创新、交通方式创新改变了为传统旅游增添新的活力。交通道路正由传统的基础设施功能向“旅游吸引物”的功能升级转化。
文旅融合新时代交通产业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个综合交通经济体系,或者叫“立体交通体系”。窦文章教授认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应该使旅游交通在传统意义上的收过路费、过桥费之外产生新的价值营收。如美国蓝岭风景道,每年能够吸引2000万名游客,带动了公路沿线社区和村庄的旅游发展。据统计,公路沿线29个乡村每年大概能够获得2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窦文章教授以“海南全域旅游规划”“河北坝上草原风景道建设”等博雅经典项目为例,阐述了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统筹规划的具体应用。
窦文章发言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所长刘杰以“大融合、小融合”两个思路分析了高速公路旅游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其中,大产业融合包括多产业融合、多主体融合和多环节融合;小融合则是指拓展“快进”与“慢游”的功能融合。刘杰认为,发展交旅融合,关注的不只是公路本身,而是区域内所有资源的整合,区域联动、区域融合等。交旅融合发展,要以政策为引领,以模式为核心,以带动经济发展为根本。
刘杰发言
新时代的交通运输业正在发挥着“交通+”的乘数效应,推动文旅产业向新业态、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变革。博雅方略文旅集团拥有强大的产业研究团队,在交旅融合发展领域形成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作为此次大会的协办者,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希望能够以此为平台,以博雅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基础,与业界同仁携手,为推动交通运输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