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N

EWS博雅动态

【博雅新闻】博雅新闻 | 让乡村旅游托起农民金饭碗,推动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窦文章教授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提高农房品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会长、北京博雅方略文旅集团首席专家窦文章教授应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他表示,解乡愁和农民脱贫致富之间尚处于初级平衡状态。一方面,近乡情怯,乡愁未解愁更愁。另一方面,脱贫未富民,低收入循环难破。要让乡村旅游托起农民金饭碗,就需要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文化报

当下,解乡愁和农民脱贫致富之间尚处于初级平衡状态。
一方面,近乡情怯,乡愁未解愁更愁。突出问题表现为乡村风土文化的保护意识欠缺,乡村旅游开发中盲目追求大拆大建,人工城市化破坏了“乡愁乡情乡音”的原生机理。“乡愁乡情”的卖点归结为“吃农家、住农家”,乡村旅游普遍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特色。
另一方面,脱贫未富民,低收入循环难破。多数乡村旅游由当地农民管理,服务人员由当地留守人员构成,粗放经营、服务意识有限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个别走向规范经营的田园综合体、乡村度假村等,在旅游淡季维护优质人才队伍也是不小的经营负担。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起更高层次城乡规划体系,挖掘乡村文明和乡土文化,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历史文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错位发展版图;建立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特别是农家乐、民宿、田园综合体等主要乡村旅游业态的建设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以及开展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标准、生态治理的技术标准、开发设计标准、效益评估标准等;在乡村旅游经营中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形成“村集体+专业公司+农户”的开发主体,增加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自愿性,使其能够参与决策并分享相应收益。从政府层面搭建乡村旅游联盟机制框架及网络平台,加大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多渠道为淡季乡村旅游推广引流,推动区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要让乡村旅游托起农民金饭碗,就需要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当前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民承担风险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富民效果。因此,建议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行“企业+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农民”共同参与模式,实现乡村资源的资产化、村民收入的多样化。另外,要加大力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鼓励新“乡贤”返乡创新创业。让他们凭借自身资源和知识的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园、家庭农场、农林牧副渔专业合作社、精品民宿、特色手工艺以及非遗文创等经营主体,发展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保障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博雅新闻 | 珠联璧合 博雅方略文旅集团与阳光100泛户外公司成功签约!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新闻 | 窦文章教授受邀出席2021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