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原始自然的田园风光越来越向往,设计美轮美奂、风景秀丽的民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并没有高级奢华的装修布置,但是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深入的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因此蔚为流行。2016年末,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53852家。短短两年内时间内,我国客栈民宿数量涨幅达到近78%,民宿行业的火爆可见一斑。对消费者而言,假期变多了,消费升级,旅游热情高涨了,游玩的项目花样百出,民宿也成为了国人外出旅游必体验的一个环节。
民宿行业的火热发展势头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涌入,大量的集团、资本、及个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入。然而,由于民宿参与门槛低,民宿产业发展不成熟,我国的民宿虽然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是精品民宿数量较少。对于如何打造成功的精品特色民宿,我们认为,要关注以下四个关键点。
民宿的定位,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民宿。从产业链的角度出来,当民宿还没有规模化,也就是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之前,一般都需要经历“依托景区存在”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做旅游景区的配套,依附于旅游而生存。民宿能不能成为独立的旅游支点,这个还靠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单纯靠市场的手和民间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必须要有政府这只手参与进来,才能推动行业的发展,最终成为一个产业。
从民宿开发的角度,这就是民宿的品类问题。
另外还可以分农园民宿、海滨民宿、温泉民宿、运动民宿、艺术文化民宿、工艺体验民宿、自然体验民宿、民俗体验民宿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品类繁多。
还可以分成传统型民宿和精品型民宿。传统型民宿,追求原始性,保持最初始的形态,都以“客栈、家庭旅馆、青年旅社”等形式存在。精品民宿,追求高端化,向高服务、奢华小资式发展,以“原生型民宿、奢华型民宿、主题型民宿、复合型民宿”为突出。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要走个性化的道路,就是做一个自己喜欢,别人很难模仿的民宿,才具市场竞争力,又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怀。
民宿除了要有情怀、有故事、有服务外,选址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因素,而且为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气候宜人
气候为选址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所有条件中最稳定的一个。中国土地辽阔,共有五种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影响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旅游出行的目的。温度适宜,光照及降水量适度,极端天气短,避免出现“酒店旅游”的情况。
交通便利
作为一个需要到达目的地才能消费的行业,交通的便利性对于民宿是一个重要因素,距离市场的远近决定了潜在消费群里的数量。
随着中国交通网的日益完善,针对景区型城市加大了交通建设,但也是因为交通的不断完善,距离和时间成为了消费者的参考项,尤其是交通的直达问题。
生态环境
民宿属于休闲旅游的范畴,消费者多数来自城市,生活与工作等沉重压力希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转换。
空气、水、环境已经成为了很多消费者选择民宿的重要衡量指标,民宿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而民宿的初期主要要依靠生态环境,无过多围合建筑,保持环境的原生态是最理想的。
区域景观独特性
风景是消费者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而景观的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景观的独特性意味着带来的客流量的多少。作为游客出行的集成点,民宿的选择其实是综合了旅行度假的综合诉求,客户的来源很大一块是对于旅行度假住宿群里的配套。
截至2017年2月25日,国家旅游局共确定了247家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如果民宿选址所处5A级景区、世遗景点或一个有着某种象征的地区,对应的客流量会比普通景区更具有竞争力。
区域基础配套
随着中国旅游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住宿要求越来越多,而对于民宿的需求也是逐渐加强。民宿体量较小,设计及布局上灵活性强,但作为经营主体,水、电、消防、污染处理等方面都需要细细考虑。
如果民宿所建区域配套设施不全面,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也会增高,如果电容量不够增容的话,可能比你改造民宿的成本都要贵很多,特别是在一些风景区,排污管网设施,水电通路,都要做系统的考虑。
物业及建设成本
除非是自有物业,只要是租赁或购买的物业,都会成为做这个行业的一个重要支出,作为一个投资项目的最大一项固定成本支出,在建设民宿前是需要做提前的考察。
运营及管理成本
运营是是否盈利的一个重要支点,适合的人合适的方式,当地人工成本与物价的高低,管理的方法是否得当和人性化服务等,这些都是能否成功运营民宿的关键。
区域政策风险
民宿的选址也要考察其地区的政府态度与相关政策,因为这是这个行业最不可控的一个因素。民宿属于新兴的旅游住宿方式,不同地区政府也有着不同的态度,这也决定了你所需办理证件的难易程度。
区域客流稳定性(季节性)
客栈民宿这种的住宿形态规模小,运营灵活,但同样存在规模不均的状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民宿,相对于其它小型民宿配套的服务人员较多,季节性的客流变动会对收益造成较大的干扰。一个区域能否形成客栈民宿的集群,稳定的客流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区域文化氛围,民情
文化氛围是一部分游客所选择旅游地或民宿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宿的建设除了要有投资性也要具有文化属性,很多游客是为了体验这种文化生活而来的,而区域文化氛围也是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很多有这种共同志趣的人前来投资客栈民宿并形成集群的要素。
做民宿要做精品,摒弃生搬硬套。很多民宿经营者,把场所设计摆在首位,但设计不是民宿最大的竞争力,做民宿,人文是关键。民宿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民宿为游客提供的是非标准产品,能吸引游客的只有内涵。成功的民宿,最重要的是要在理智与情怀中取舍。
民宿特色饮食
民宿餐饮,重在走心。民宿作为家庭旅馆,饭餐规格也可按照家庭理念设计事先询问住客的个人需求,适当配合当地的特色食材,做出简单美味的饭菜,让客人能够放心的享用。通过减少花样、提高质量、主客同享等策略,为客人良好的就餐体验。除此之外,特色饮食也可形成差异化优势,甚至是主打产品。例如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吃,或者专门性的咖啡、烘焙品等,将民宿与某一特定的饮食元素结合,形成代表性并具有特色的品牌。
利用优势,为游客提供旅游附加服务
许多民宿提供“代叫导游”、“代叫驾车”等代理服务。甚至有些民宿主充当免费向导,这将进一步拉近游客与主人之间的感情,更给游客一种访旧友的感觉,因此家的氛围无意间就游动在游客心间。还有民宿有提供接送服务,但民宿经营者也可结合当地特色的公共出行方式,提供配套的服务,如太阳镜、背包、雨伞等户外用品的租用服务,给客人以最大的便利。同时为两类住宿对象(本地游客、外地游客)分别定制两类个性线路(小众景点类、著名景区类)。而民宿区别于旅行社的重心就在于其个性化的小众旅游线路。利用个性化语言或其它旅客的实际经历经历对景点进行介绍和推荐,真正起到参考的作用。
民宿自营购物
经营者可以结合民宿自身住宿特色,开展主题式购物,如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民宿,可以在大堂开辟专门的区域贩售多肉等绿色植物及配件,同时也可供住客欣赏,增加民宿活力;或者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转化为商品,让游客可以带走,还可以教游客制作简单的纪念品,让游客参与进来,拉近主客之间的感情。
民宿娱乐
关于娱乐活动本身,民宿经营者可以搜集网罗本地大大小小的活动,打造一个娱乐信息的集中平台;进一步而言,与购物模式相似,民宿可以自我组织、开展活动,定期举办,形成具有自我特色与品牌,依托娱乐活动扩大知名度,提高住宿率,形成良好的生态圈。
首先,充分运用全面的营销方式来解决客源问题。互联网时代,一方面要通过视频营销、网络营销、活动促销、会员制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及稳定客人的来源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网站平台和自媒体号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实行多样化的渠道营销。智慧景区时代,配合互联网技术以及目前AR、MR等先进技术的“噱头”营销也是众多企业全方位营销追求的方向。
其次,要充分利用文化优势、服务质量、区域联盟等来解决竞争问题。民宿旅游需要体现出价格战的主动出击,并且在自身服务标准上进行必要的提升,超越普通旅游企业的价格和文化深度特性,争取自身的品牌热点。
最后,挖掘周边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探索民宿+民俗旅游订制的新模式。结合民宿的当地文化、地域资源订制出各种类型的主题性民宿+民俗旅游线路,并采用体验式营销让客户充分参与到整个旅游过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