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全球最具创意图书馆,让书香承包完美假期

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赫尔巴斯 

书香氤氲,韵味悠长。当所有人都一窝蜂涌向那些热门景区,我们不妨走进安静的图书馆,在这个涵盖人类文明的地方,享受一段静谧安静的书香时光。或美轮美奂,或历史悠远,或壮观恢弘,或肃穆大气……全球最具特色的图书馆,总有一款让人心生向往。

国际版

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

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魔法学校的部分场景就在此取景。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图书馆,而是一个图书馆群,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甚至连每个系也有自己的图书馆。

牛津大学图书馆主要分为研究型图书馆和单独图书馆,从学校本身拥有的图书馆到学院、系、科的单独图书馆不下百余所,曾经有人统计过牛津大学的藏书量800W左右,不过如今估计早已不止这个数,因为牛津大学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图书捐赠,每周收到捐赠的新书高达5000册。

捷克布拉格国家图书馆

布拉格捷克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781年,是捷克最大的图书馆,该图书馆的主要建筑物位于布拉格的克莱门特学院历史建筑群。图书馆不但藏有约6百万书籍,亦拥有约6万名注册读者。另一方面,该馆除了存有捷克语文献外,他也保存着其他来自土耳其、伊朗和印度的古老资料,而该图书馆亦储存来自布拉格查理大学的书籍。走过几个世纪,这座见证了历史变迁,珍藏着人类宝贵书籍的图书馆,依旧是布拉格最丰盛的文化地标,世界最美的书籍天堂之一。

奥地利阿德蒙特图书馆

奥地利阿德蒙特的阿德蒙特图书馆。这是堪称世上最美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于1776年建成。图书馆具有浓郁的宫廷风格,如用涂料将木质的雕塑漆成青铜质感,并且将所有原始藏书都重新装订成了白色,只为和室内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

国内版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占地14万平米,与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地理位置优越,环境绝美。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

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都是开放式的阅览空间,大量的阅览座位,可以让人们尽情的翱翔于知识海洋。从环绕的平台向下望,人们可以看到这座建筑的底部,和一个被设计成像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汉白玉 “藏宝盒”,那里收藏着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之一的 “四库全书”。置身在这开放、舒适、现代的阅览大厅,从任意一个角度都能欣赏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玻璃屋顶的设计使整个图书馆光线充足,身处于阅览中庭的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开放式的庭院。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天津滨海图书馆凭借其科幻般的造型,刚面世,就成功斩获中国最美图书馆的殊荣,总建筑面积33700平方米,拥有藏书130万册,1200个阅读座位,置身其中,简直给人一种在宇宙当中沉思的感觉!

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穿建筑如同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外界,球形的礼堂占据了宽阔大厅的中央位置,安静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外绿意葱葱的公园倒映在镜面上,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阶梯式的书架呼应着球体空间,重重抬升,带来如同起伏山地般延绵的景观效果。而这层层叠叠的书架形式延续到立面上,成为了过滤刺眼阳光的百叶。

极具未来感的波纹状阶梯在顶部渐渐收拢,形成了一个如同教堂拱顶般的圆顶空间,贯穿上下,连接各层。建筑的地上五层空间内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教育设施,而后勤服务场所、图书储存室和档案室则位于地下一层。儿童和老年人阅读区设在了便于到达的地面一层,主入口连接着通往各个内部区域的路径,球形礼堂占据了中央位置,而阶梯状书架层层抬升,引导着人们前进。

高晓松晓书馆

2018年3月份,在樱花飘飞,纷落成雨的美丽季节,高晓松在杭州良渚开设的公益图书馆晓书馆正式开馆。文艺范儿的设计与四周的优美风景相得益彰,迅速火爆网络,网友纷纷表示新馆简直“美炸天”,成为全国的一个新的文艺地标。

晓书馆内部分上下两层,按照天堂图书馆的模样,十多个原木色书架高耸入屋顶,所见之处全是书籍,层层叠叠,非常壮观。以木头为主打造的整体空间,处处透着原始的质朴与宁静。作为一家面向大众免费开放的公益图书馆,晓书馆内现有5万册藏书,以文史哲为主,每一本都是精挑细选,每一本可读性都非常高。

除了书籍可供免费阅读,晓书馆还打造了一个“伴读者计划”,即不定期邀请作家、学者、艺术家到馆,作为伴读者,与读者促膝长谈,用一种更感性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

谈及建立杭州晓书馆,高晓松如是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这个田里可能种其他的什么都不长,它就只长花,永远想开花。我希望来晓书馆的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心里的这亩田,从这里生长出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注:图片来演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美呆了!绿色生态餐厅开启有机新世界 返回列表 下一篇:文化旅游 | 传统变时尚 文创产品释放博物馆文化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