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促消费回补的政策中,“周末2.5天弹性作息”引人关注。4月11日,南京市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召开,提出“培育新消费,打造夜间经济品牌,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评论。
事实上,南京并不是首个推行2.5天小长假的城市。从3月份以来,江西省明确提出“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浙江省提出“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甘肃陇南提出“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河北也提出将“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
河北: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
针对疫后文旅市场新变化,为加快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振兴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将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
浙江: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
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3月24日发布的消息,浙江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
上述《意见》提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消费提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研究制定发放消费券、旅游券等消费提振政策措施,促进疫情后消费市场复苏。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江西: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
江西发布《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中提到,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安排,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称,弹性作息的要求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措施,鼓励即意味着并非强制性要求,也不是全省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执行,具体的调休方式也是各单位决定。
甘肃省陇南市:
要求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减少干部职工休假。同时,要合理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的值班补假,保证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带动消费持续增加。
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其实,“2.5天小长假”并非新尝试。早在2015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提出,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此后,包括江苏、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贵州、福建、浙江和广东等10多个省份陆续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2.5天休假概念的提出,与提振消费需求高度相关,尤其是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鼓励弹性休假,被视为刺激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一项关于休假制度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影响的研究显示,休假制度对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增加年休假天数和实行双休制度,能够促进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增长。
受疫情影响,整个文旅行业受到极大的打击。对于文旅复苏来说,很有可能是由附近周边的游开始企稳,逐步扩散为省内游、国内游,出境游恢复最为缓慢。从这个角度来说,2.5天小长假将在很大程度上为周边游提供更为便利的假期条件,助推文旅消费。
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周末2.5天弹性作息的实施会对旅游行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能够满足短途旅游需求,对周边游复苏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前,携程进行的用户调研显示,如果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有92%的网友选择去旅游,78%的网友有意愿请年假延长假期,周五全天休假、形成完整3日游。因为时间的增加,周末出游的半径也会相应增加,更多旅游目的地将受益。“3天2晚”的旅行方式得以实现,住宿和餐饮需求也会增加。
四川媒体《华西都市报》3月21日刊发评论文章《试行周末休2.5天为公众创造更多消费时间》,文章认为,信心是一点点积累的,习惯是一点点改变的,“周末多半天假”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这至少是个重要的信号。其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有市场的。尽管我们说,消费回补是大势所趋,然而也应该意识到,“消费回补”绝不是“自动回补”,而是需求的再激发、再释放。千方百计化解阻碍消费的“不利因素”,消费回补才能来得更早一些、更猛烈一些。创造可供大众消费的“时间”,提供更多元、更有效的消费场景,丰富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品类,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消费意愿、市场景气度的恢复,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此,你怎么看?你的城市推行2.5天plus版周末小长假了吗?
注:内容来源中国旅游报、中国消费网,经济日报等综合整理而成,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