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研究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旅游涵义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进博会上的文化和旅游服务贸易概况和对进博会的重大意义。然后从服务贸易、服务进口、消费升级等三方面对进博会对于旅游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进博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服务贸易   贸易进口  消费升级  旅游服务贸易

当前,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挫折,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商品、服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世界经济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逆流的激烈冲击下艰难前行。2017 年 5 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全球贸易正快速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转变将服务业推向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201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现代旅游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第一大贸易国。11月5-10日,首届“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旅游服务贸易不仅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愚者筑墙,智者搭桥”,旅游服务业一直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作为扩大内需的消费领域里重要的精神体验消费,是服务贸易增长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在未来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世界背景下的进博会外贸及旅游

回顾

改革开放40年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改变了中国、震撼世界。我国已是“世界工厂”,我国已经是第一大贸易国。从广交会的侧重出口到进博会的更注重进口, 见证了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变迁,谱写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精彩乐章。不到40年的时间,出口让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口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的跨越式发展,进博会见证了我国与世界分享开放发展新红利的诚意。据研究,1978-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8.1%,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之后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尽管中国进出口总值持续增长,贸易保持顺差,但在服务贸易中还存在高额逆差。突出表现之一全球化的中国公司中,制造业居多,服务业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显示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竞争力还比较弱。2017年服务贸易逆差高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逆差规模最大,我国出境游的人数远高于入境游的人数。

世界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但当今世界进口大国一定是经济强国。出口表明国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进口也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信用。进口大国将极大提升贸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出口第一,进口也第一,才能占据国际市场话语权。人类历史上真正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往往既是世界上出口第一的国家,同时也是进口处于前列的国家。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对于新世界的探索和物质掠夺或者说进口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西班牙对于南半球的资源掠夺式进口成为第二个世界强国;荷兰靠着对于东半球的物质进口再次成为世界强国……英国上世纪如此,近50年来,美国也如此。

只有出口和进口能力都很强大,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强的话语权。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不稳定也主要表现在中国进口与美国还有明显差距。我国出口2万多亿美元,但进口1.8万亿美元。相反,美国进口2.3万多亿美元,出口1.8万亿美元。我国进出口的不平衡也是影响整个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五年,我们出口基本呈一位数增长,但进口始终两位数增长,所以贸易顺差逐渐进入平行的阶段。总体来看,较大幅度的提升进口的总量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消费需求,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话语权。

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2011-2015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口额从2477亿美元上升到4674亿美元,年均增长17.2%。其中,出境旅游的增长最为显著,在连续八年超过20%的快速增长势头下,中国居民的出境游消费额在2015年又实现了77%的惊人增长。从服务进口结构上看,我国服务进口以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为主,三者2017年占我国服务进口总额的比重约77%,其中旅行为主要构成。进博会官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境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6203万人次增长15%,人次和消费均为世界第一,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纵观全球,凡经济强国必然也是旅游强国。文化和旅游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旅游服务贸易不仅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进博会集“贸易、投资、外交”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一手牵着13亿多人口的国内大市场,一手拉着更为广阔的国际大市场,在全球旅游服务贸易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搭建高效的立交桥。一方面以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带动其他地区,一方面以成熟完善的旅游业态吸引境外人士参访,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彼此互联互通。旅游是全球化的业务,是发展的窗口,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旅游更有机会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进博会与旅游贸易

在首届进博会,文化和旅游是主要内容,充分彰显了文化和旅游在搭建中国平台、开放中国市场、扮靓中国窗口的积极作用。本次进口博览会分两部分,一是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简称国家展,展览面积3万平米,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国家展共有8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设立了71个展台,主要展示国家形象、经贸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产品。其中包括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南非、埃及、俄罗斯、英国、匈牙利、德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12个主宾国设立了独具特色的展馆。东道主中国设立了中国馆,包括港澳台展区。二是企业商业展,简称企业展,展览面积27万平米,分7个展区。来自151多个国家的3617家参展,参展企业国别包括了G20国家、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最不发达国家。5000余件展品在中国市场首秀,超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区成交32.4亿美元。

中国馆(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中国香港·香港进(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中国澳门·澳门荟(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中国台湾·台湾亲(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进博会服务贸易板块分为新兴技术、服务外包、创新设计、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等展区,服务贸易展区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家国外服务贸易领军企业。文化教育、旅游服务板块展品包括动漫制作、文化艺术、境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旅行路线、特色景区、旅行社服务、酒店服务等。文化和旅游领域共计4000平方米的展区占整个服务贸易展区的近1/8。旅游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增长点,出境游作为服务进口一大类,在进博会份量相当重要,近60家旅游相关企业及机构,覆盖航司、邮轮、酒店、旅行社、旅游局等。

各国带来了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展示,斐济展台用斐济特有的花纹和图案打造的工艺品,充分展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技巧。安哥拉旅游促进会、南非旅游局、马达加斯加旅游部等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设置了展区,宣传和展示本国风土人情、特色旅游产品。泰国副总理颂奇认为进博会具有标志性与战略性意义,利于各国。“技术+旅游”是国家馆展示自身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瑞士国家馆的“LiveMap”以极具感官冲击力的方式展示了瑞士的创新、文化和旅游;新西兰国家馆内的数字互动装置,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特色毛利文化及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色。

南非国家馆(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瑞士国家馆(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新西兰国家馆(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7个进博会企业展区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旅游服务商,境外酒店、航空、邮轮集团也纷纷秀出自己的最新产品:如法国卢浮宫酒店集团、法国索迪斯集团、皇家加勒比邮轮、卡塔尔航空、美国联合航空、英国航空、万豪等36家国外知名酒店集团、航空公司、旅游景区设置的展台。一些航空公司甚至直接将商务舱的“样板舱”搬到了展台上。进博会将为卡塔尔航空提供更多参与主要贸易市场的机会;万豪国际借着本次展会将为中国消费者新引进一个源自西班牙的酒店品牌——AC。境外文化和旅游企业高涨的参展热情,反映了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视,高品质的境外旅游产品云集,也反映了境外旅游服务商主动适应中国公民出境游“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和趋势。

国内旅游企业则通过进博会平台,与全球优质旅游供应商展开合作,与地接、航空、邮轮等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旅游企业与国外旅游资源对接,中国旅游服务正借进博会迈向全球化发展。例如凯撒旅游与皇家加勒比游轮、英国航空公司,现场签署合作协议,签约航空、邮轮、地接 服务东京奥运会。意向合作金额预计将达到千万人民币级别。国内旅游企业期待通过进博会与全球企业合作共赢,与国外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接,共享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行业的发展红利,高效服务国人出境旅游及生活,让中国旅游服务迈向全球化发展。

开放的进博会既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推进贸易更加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为服务贸易同样带来利好。旅游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增长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要勇敢拥抱新时代,敢于应对新挑战。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发展。

进博会的意义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进口博览会的意义是全方位的。

公共平台:为全球贸易发展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维护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的中国机遇。

改革开放:主动扩大进口,体现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见证我国谋求与各国互利共赢的诚意,显示了中国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彰显着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给全球经济和自由贸易秩序注入信心和动力。

公共产品:进博会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是我国政府在贸易投资领域面向全世界提供的一个全球公共产品。不仅为发达国家国家产品,而且为发展中国家产品提供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对接。

大国担当:进博会是中国肩负大国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支持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一项实际行动,是捍卫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首创之举,彰显我国对促进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的切实担当。

主体外交:体现发挥进博会提高中国经济外交的综合能力,发挥进博会中首脑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发挥进博会的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与地方外事平台作用。

转型升级:是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标志,我国将从以往的扩大出口转向扩大进口,是中国主动进行贸易平衡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资源的精准优化配置,降低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成本的效应。

消费升级:进博会是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一次机会。向世界敞开大门,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提供更加丰富、更为多元的消费选择,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进博会”携手全球优质旅游供应商抓住中国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高效服务国人出境旅游及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旅游产业的拉动,将长期利好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对于酒店住宿和大交通产业的拉动非常直接,利于未来中国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

服务贸易、贸易进口、消费升级与旅游

服务贸易与旅游

全球贸易正快速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这一结构性转变将服务业推向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我国服务业比重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70%-80%的平均水平相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服务业比重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70%-80%的平均水平相比,发展潜力巨大。全球贸易正快速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这一结构性转变将服务业推向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我国国内服务消费市场巨大,服务消费开放程度较低,随着服务业市场开放,无论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高端生活性服务业,还是技术、知识产权、研发设计、咨询、金融、数字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都有很大需求。我国中国将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迎接来自全球贸易伙伴的优质服务。历史上旅游服务最发达的地方其创新力也最为活跃,随着中国旅游服务的不断提升增长,旅游服务将成为服务贸易增长催化剂,为服务贸易强劲增长做好了基础。

旅游服务贸易不仅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占比服务贸易三分之一的旅游行业增长为例,就映射着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发展。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中国游客消费规模接近全球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保持世界第一大旅游国的地位。我国通过实物贸易挣了钱,再通过服务贸易比如出境旅游,把钱花出去,保持了贸易的相对平衡,同时也为我国服务进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目前仅有10%的人口拥有护照,远远低于美国的42%,人均GDP是8000-10000美元左右,与韩国、日本二三十年前类似,今天的中国是出境游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商务部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发布《中国服务进口报告》指出,中国已跻身全球服务贸易大国行列,预计未来5年,中国服务进口规模累计超2.5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进口的比重超10%,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在20%以上。未来很大一部分的旅游消费,实际上是让人们到全世界各地享受最好的服务。

龙永图表示“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过去我们贸易政策的重点是扩大出口,创汇。但是现在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出口和进口并重,而且应该更大力气增加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进口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价格、决定了市场。”旅游服务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未来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也正因如此,旅游服务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贸易进口与旅游

旅游贸易的进出口定义是——中国人如果出去旅游,对中国而言是进口,而外国人来到中国,对中国而言则是出口。服务进口,出境游占比最重。出境游市场总体依然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较大幅度的提升进口的总量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消费需求,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话语权。未来很大一部分的旅游消费,实际上是让人们到全世界各地享受最好的服务,这个过程也会进一步加快整个世界的创新速度。进口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关系着中国经济发展全局和对外开放大局,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要契机。

进口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在,首先,扩大进口是一国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升级换代和创新驱动。扩大进口意味着我国企业和消费者将有更多的机会以低于目前国内市场行情的价格买到世界上高质量的产品,当境外商品进来以后,产生进口替代效应,对部分国内产品形成一种竞争压力,推动我国企业从供给侧出发细分市场和产品,提供更丰富、质优价廉的产品,促进国内企业想办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让我国消费品的制造能力和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吸引过去用脚投票的境外消费理性回流,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全球”,更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数据表明,我国的进口增长将是一个长期趋势。《经济学人》11月1日报道称,2000年,中国是世界第八大进口国,约占全球进口的3%。2017年中国服务进口4676亿美元,增长3.4%,规模位列全球第二,进口份额仅次于美国,服务进口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增长了11倍,占世界服务进口的比重从2.6%提升到9%。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过去15年来,我国服务进口年均增长16.6%,远高于8.1%的世界平均水平。过去5年,中国服务进口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5.8%,是推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最大贡献者。未来,服务贸易进口各个领域都有较大潜力,我国服务进口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太平洋岛国展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展台的工作人员推介该国旅游资源(图来自进博会官网)

首届进博会把旅游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展区的重要一部分,向世界敞开大门,主动扩大进口。我国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向世界展示我国旅游市场巨大潜力和游企业的创新能力,更为旅游行业进出口双向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展示交易平台。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扩大高质量服务进口;进一步完善服务进口促进体系;迎接来自全球贸易伙伴的优质服务。我国扩大进口的目的在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出口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也能给其他国家带来机会,形成良性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扩大进口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发展出口。

消费升级与旅游进口面面观
从全球贸易格局与消费模式演进观察,而发达国家实现经济持续繁荣的第一动力都是消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上三大发达经济体是美日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970-2011的42年中,最终消费开支在GDP中占比都超过70%,并总体呈现持续增高态势。消费是发达经济体的成功之道,美国消费长年占整体GDP的80%。按照经济学原理,GDP是总消费+总投资+进出口的总和,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都是依靠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大需求拉动。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消费在其整个GDP中长期处于70%至80%的水平。美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美国自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21.6%、13.4%、12.8%和5.8%,正是来源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商品,支撑了美国经济与大众消费。

全球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更加重视发挥消费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美国是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中国是美国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站在美国人的立场,看问题角度一变,就很容易理解当下美国处处与世界的全球贸易战,尤其是和我国的贸易战。从好的一方面看,最近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压力,倒逼中国朝着消费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让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与世界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中国银行的报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我国的需求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但是相对消费大国的80%,我国的消费对GDP的贡献相比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

面对世界经济更加依赖消费需求拉动的新形势,我们要抓住国内经济向消费社会转型机遇。我国的消费市场从以前的“拥有东西=富裕的生活”,变为“提升为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质量”,满足国民的体验消费需求备受重视。健康养老、旅游等服务业产品,欧美国家还比较有竞争力。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继续引领全球出境旅游,我国游客国际旅游花费258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总支出的五分之一。在国外消费约1.8万亿左右人民币,人均境外消费2650美元,中国人境外消费是美国人口境外消费数额的2倍多。这表明若以“便利、舒适、安全”为基础,实现“更富足社会”,国内供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进口欧美等发展国家进口的服务业,表现继续扩大欧美旅游,倒逼国内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倒逼旅游强国的建设。

进博会为中国扩进口、促消费搭建交易成本更低的重要平台,将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向高质量消费社会转型。出境游作为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过往数年的强劲增长最终归因国民的消费推动,人口大国的消费势能加上二孩红利、出境签证更为便利、直航运力增加,我国出境游已发展成为是全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持。实现从“中国生产,美国消费”转向“中国生产,全球消费;全球生产,中国消费”并重转变未来的旅游消费,是让人们到全世界各地享受最好的服务,这个过程也会进一步加快整个世界的创新速度。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进口博览会的意义在于消费升级、消费选择面增多,以及消费便利化。通过扩大进口,可以进一步满足差异化需求,让消费者在国内就能买到进口商品。

展 望

“达则兼济天下”,进博会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已取得成就的一次总检阅,也是中国助力经济全球化、体现大国担当的一次行动宣示。改革开放40年积累,在扩大开放中与各国分享机会和利益。预计未来5年,中国商品进口规模预计达8万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旅行服务进口有望突破1.4万亿美元,新兴服务进口累计将超过7000亿美元。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服务将超10万亿美元。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评价,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努力“对于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未来,一个开放富强的中国将在全球治理舞台上展现出旅游强国、贸易强国的风采。

 

注:内容来自博雅方略,作者为博雅方略研究院白墨;图片来进博会官网及公众号等,版权归作者所有。 

上一篇: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的欧洲经验借鉴和启示——写在“中欧旅游年”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洞察 |“艺术+商业+体验”综合体究竟魅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