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的旅游厕所革命,从开始到取得的成就以及获得了世界的认同。然后介绍“厕所革命”从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参与的公共治理、旅游的创新革命、体现以人为本地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的旅游发展的影响,最后从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角度介绍了“厕所革命”以细微之处推动我国走上建设旅游强国的道路。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已经迈入旅游大国行列。旅游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主攻点是一场厕所革命。
1、旅游厕所革命回顾
1.1 缘起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广大游客对旅游品质的期待日益提升。但是旅游厕所建设不足,品质亟待提升,是我国旅游发展中公共服务供给最薄弱的环节。如厕问题成为游客旅游体验的“最后一公里”。于是2015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实施一场为期3年的“旅游厕所革命”。厕所革命的目标是“到2017年,最终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全部达到三星级标准,并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
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了《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等系列文件,修订出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标准,各地积极落实践行。
厕所革命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动员和“初战”,通过建设,初步解决了以国家5A和4A级景区为代表的景区厕所脏乱差、供给短缺等问题,部分解决了景区外部短缺问题。第二阶段是用全域旅游的理念来推进厕所革命,厕所革命不限于景点景区,而应该是全域的。第三阶段要强化政府推进、企业行动、社会参与、国际合作这四大要素。
1.2 成绩
截至201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的“厕所革命”已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57589座,提前超额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预计2017年底将累计完成7.1万座,将超额完成厕所革命新改建5.7万座的目标。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集中用于厕所革命补助,累计安排资金达到10.4亿元,各地安排的配套资金超过200亿元;全国陆续涌现出200个先进市,覆盖了大部分省(区、市)。
通过开展厕所革命,增加厕所供给,44亿人次中外游客的如厕需求问题基本得到满足。目前厕所革命不仅局限于景区,还深入城乡,逐步实现全域布局:不仅覆盖全国3000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并由景区内逐步扩展到全国370多个重点旅游城市、500多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9200多家金牌农家乐和2万多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有效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动了乡村生活方式革命,成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洁美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厕所革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目前,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报告显示,目前已完成了总计划的92.7%。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80%的游客对中国目前的公共厕所表示满意,而2015年这个数字是70%。尽管全国厕所革命成绩可喜,但离世界旅游大国乃至旅游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离人民群众及广大游客需求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1.3 世界认同
厕所革命的深入实施收到了显著成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前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认为,中国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决策,这对于游客尤其是国际游客的旅行体验十分重要。美国旅游协会副总裁田晓华说,“现在中国国家旅游局从小处着手,大力改变厕所现状,这对于提升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意义深远。”孟加拉驻西班牙大使赞赏说:“这是中国政府部门采取的一项非常好的措施,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措施,‘厕所革命’可以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舒适性、便利性大大提高。”卡塔尔旅游局首席市场推广官拉希德·萨义德认为,中国国土面积很大,旅游资源分布很广,因此在全域范围内开展厕所革命是非常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
目前,我国的“厕所革命”已经产生积极的国际影响,正在为促进世界厕所文明作贡献。不但吸引了全球发达国家的游客的目光,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范,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厕所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具有借鉴价值的中国样本。
2厕所革命与旅游
曾经厕所是我国旅游业最突出的薄弱环节,是我国社会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旅游厕所问题揭示出我国旅游服务体系的不完备,基本服务内容的缺失,导致我国大众旅游长期在低水平原地打转,成为横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车轮前的一道坎。厕所是展示旅游景点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游客在体验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为年接待游客超过37亿人次的旅游大国,首先就要解决厕所问题。
2.1 厕所革命与旅游是提高了旅游公共服务
新形势下,我国旅游业要发展,必须解决一系列公共服务欠缺问题,其中尤为重要、尤为基础的就是厕所问题。厕所建设管理作为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使得游客的旅游变得更温馨、更便利、更安全。“厕所革命”,提倡简约、卫生、实用、环保,取消四、五星级档次,体现均等化和普遍化的公共服务理念。首先“厕所革命”是人们观念上的一种革命,是景区公共服务现状的一种革命,是改掉人们落后如厕行为习惯的一种革命。是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厕所革命”掀起一场旅游服务体系的革命。撬动我国旅游服务系统的升级,构建起旅游服务的全要素链条,让游客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旅游的愉悦和美好。旅游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游客创造美好体验。厕所革命是个契机,而升级旅游服务水平,建立起游客导向的服务意识,围绕游客的需求来提供服务、设计旅游产品、塑造旅游特色,才能赢得持久的竞争力。大众旅游时代,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公众对厕所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如何持续发力,不断深化全国厕所革命、带动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整体建设水平、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厕所革命”引领了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一次极具符号意义的重大行动,透视出我国旅游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胆探索与累累硕果,更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此类民生问题提供了生动样本。通过旅游厕所革命,从思想认识、文化观念、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广泛且深刻的变革,倡导清洁、舒适、健康和文明如厕的先进厕所文化,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和品质提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我国真正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2.2厕所革命是旅游市场参与下的公共治理
厕所建设管理严重滞后,是我国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的一个明显差距。 “厕所革命”实施厕所建设与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厕所建设与管理继续秉承“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大力建设,增加数量;提质扩容,大力改造;加强管理,提升水平”的思路推进,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旅游厕所既是公共服务设施也是基础建设。虽然旅游厕所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但并不是所有的厕所都必须由政府来建设和管理。政府要将旅游厕所纳入当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推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等在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中承担主体责任。旅游部门也要在加强对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指导的同时,统筹协调规划、城管、交通、环保等部门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厕所革命”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管理模式,利用厕所建设中的公共空间适度引入服务性业态,实现公共设施管理运行的适度市场化,是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可持续均等化提供的合理模式。
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构建政府主导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机制。“厕所革命”探索市场规则,创新厕所建管机制。厕所运营模式也可以有新探索,特别是在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应鼓励多元参与,既保证厕所的公益性质,又确保建设维护的可持续、长效化、机制化。坚持“社会共建、全民共享”,从城市到农村、从景区到全域、从数量到质量、从封闭到开放,推进全社会支持参与厕所革命,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长效管理机制。因地制宜推行PPP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厕所的建设、管理、经营,努力走出一条市场化运行的新路子。
2.3厕所革命是创新的革命
“厕所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创新。“厕所革命”是一场厕所的科技革命,厕所的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要突出绿色环保,深入推进技术革新。积极采用新理念和节水、节能、除臭等新技术和新材料建厕所,采用“生态厕所”、“节水厕所”等先进技术,做到方便实用、生态环保,为厕所革命插上智能翅膀、注入科技基因;厕所以科技为支撑,插上科技翅膀材料环保、节能节水的理念开始成为共识。厕所科技攻关及推广示范全面提升厕所科技应用。
全国各地不断创新,探索市场化发展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思路提高厕所建设管理品质,为促进我国厕所革命纵深发展提供了样本。在北京,“第5空间”卫生间里设有自动存取款机、汽车充电桩、无线网络等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将卫生间打造成生活休息空间;在桂林,推进以商养厕模式,公开向社会招标,鼓励社会资本承包经营;在青岛崂山风景区,旅游厕所采用了“互联网+”技术,用二维码微信互动、VIP私卫微信支付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服务。
2.4 厕所革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景区厕所不但需要干净整洁,还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儿女陪伴父母出行更为频繁;同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也会让更多幼儿和母亲需要“第三卫生间”。设计让使用方便、安全,人性化。不少地方的旅游厕所加强了人性化设计,增建了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方便老人、孩子、残疾人等需要亲属陪伴的人群如厕。有了这样的卫生间,老人不用再为上厕所这点小事而犯愁,父母带小孩随地便溺的不文明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厕所革命”是对人的尊重,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时代文明发展等系统性问题的一部分。厕所革命背后是“民生进步”,“第三卫生间”的出现,正是对人民群众的悉心与体贴,所解决的正是人人可能遇到,但至今还需解决的难题。配备“第三卫生间”,满足游客需求,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为游客创便利。厕所革命成为靓丽的一“景”,成为创造美、传播美、享受美、分享美的载体,厕所成为人文关怀的温暖幸福社会一角,厕所革命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示范工程。
3、旅游厕所推动旅游大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城市”和“乡村”
3.1厕所革命推动旅游的新型城镇化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厕所革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除了旅游景区外,厕所革命还将延伸到城乡建设中,将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集散点、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点等游客集中区域厕所也纳入旅游厕所标准管理体系,从综合机制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整体营销等方面发力施力,推进共建共享,着力抓好厕所革命的全域覆盖。“旅游厕所革命”也是全社会的厕所革命,让厕所革命普及景区内外,深入城市,使厕所革命成为引领中国旅居环境乃至城乡人居环境变革的推动性力量。
“厕所革命”被各省市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厕所革命作为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将其纳入城市建设、城镇化等总体规划之中。一座厕所的设立,涉及到城市的管网规划问题,包括上下水工程,还将厕所建设作为新区建设的标配,作为新时代的文明工程,作为新建城区的重要指标。厕所依然是基础设施的短板,在很多城市,厕所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环节。同时,重视厕所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融合。其次,注意基础性,借助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等平台,形成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高效、长效机制。厕所文明既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也是城市文明的名片。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全国陆续涌现出200个先进市,覆盖了大部分省(区、市),这些城市在厕所革命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和丰富经验,对其他城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2 旅游厕所推动乡村旅游
多年来,中国政府持续改善农村地区厕所状况。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广大农村掀起一场“厕所革命”。2004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了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2103万户,截至2013年底,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74.09%。2014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调研时表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厕所革命”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特定工程,凸显了农村发展内涵的趋势性转换,表明我国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在提升,且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在增强。
据了解,农村改厕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85%。乡村的厕所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范围较宽阔,对厕所的需求相对紧迫。塑造良好的如厕环境很重要。乡村旅游本身反映的就是乡土和原始,保持清洁、卫生,确保基础设施完善。营造乡村的厕所绿色和生态化,塑造良好的如厕环境很重要。厕所革命 让厕所不再是乡村旅游的硬伤
3.3 旅游厕所与扶贫
按照习总书记“农村也要来场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推进厕所革命和旅游扶贫。目前,声势浩大的旅游厕所革命已从景区走向全域、从城市走向农村,成为遍及城乡的一场社会革命,成为引领乡村人居环境变革的推动性力量。从扶贫角度来说,“高大上”的项目“见效快”,但用到扶贫上,效果不明显。旅游厕所是给困难群众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基础服务,费力气,但看不见动人的GDP增长数字。而正是“旅游厕所”采真正使用包容来扶贫,用“方式之美”助力脱贫攻坚 ,提高旅游基础设施使得旅游扶贫成为一种富有尊严的扶贫方式,利于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能真正让贫困群众有参与感、成就感、尊严感。厕所虽小,但却关系着人的平等与尊严。更准确地说,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
景区的厕所革命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硬件品质,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游客文明素养。旅游扶贫全景式规划,注重乡村特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完善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实施,抓住“厕所革命”机遇,“厕所革命”也是破解乡村治理的突破口。统筹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使村容村貌更好更美,让游客玩得舒心开心,留下来、住下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一种造血式的旅游扶贫。旅游扶贫是物质、精神“双扶贫”,把旅游扶贫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推荐、合理安排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厕所管理,助力脱贫攻坚;让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致富能力,发挥好景点景区的辐射性、带动性,以旅游产业的繁荣,促进更多贫困户实现经济和精神的“双脱贫”。
总之,“厕所革命”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厕所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基础中地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走好“旅游厕所”这最基础的一步,才能真正担当起旅游强国重任,才能在细微处赢得世界游客的真情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