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丨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茶文化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资源正在不断整合延伸。随着人们旅游更趋向于追求文化休闲,修养身心、享受生活。茶文化旅游作为新型的旅游方式,依托自身特点,通过观赏、娱乐、体验、休闲等方式与旅游业深度融合,逐步开始成为人们健康休闲出行的时尚选择。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唐宋以来,茶文化就成为精神生活和文化艺术享受的重要内容。茶文化旅游是茶文化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其通过将茶叶生态环境、种植、制作、茶艺等茶文化要素作为旅游资源,并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有机融合,让人们在追求茶文化的旅游过程中,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

在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区域需要根据当地的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的特征等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多方位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一、基础模式

基础层是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最初层次,它包括专项型与互补渗透型两种模式。

1.茶文化展示+旅游参观的专项型模式

在中国,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茶史溯源追亘古”、“经见陆羽,歌传卢仝”,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目前世界上共有茶树23属380多种,中国就有15属269种。而且像乌龙茶、黑茶、白茶都是中国特有的茶类,特别是白茶,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都作为稀有物品珍藏、陈列,而且中国茶的种类之多、变化之快,常有“茶农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有关茶的诗歌、小说、书画、茶礼、茶俗、茶专著等更是枚不胜举。为了使旅游者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在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时,可选择专项型发展模式,即充分展示茶文化的各种内容。其常见表现形式有:茶叶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茶马古道等。如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四川蒙顶山的“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崂山茶文化博物馆”、“宁波茶文化博物院”、漳州“天福茶博物院”等,这些博物馆均以茶文化的展示和相关活动为重点,力争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使其成为“回头客”。

2.茶文化+景区的互补渗透型

所谓互补渗透型就是茶文化与当地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一种发展模式。如茶岛作为河南信阳南湾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景区内的山水、鸟岛、猴岛有机结合,使游客能够识茶、鉴茶、品文化、近自然、亲山水、怡心情。茶岛已经成为南湾风景区具有特异性的主题文化岛,也成为信阳茶文化对外展现的主要渠道之一。广州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巧妙地把茶文化与当地的水果生产、园林绿化融为一体,即拥有区域特色,又为游客留下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二、升级模式

一般来说,提升层所包含的发展模式是专项型和互补渗透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其包括主题附会型和文化体验型两种。

1.茶文化+节庆旅游的主题附会型

随着节庆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全国各个产茶的省份、地区纷纷以茶为主要媒介,定期举办茶叶节、茶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博览会等。如2013年5月上海以“尊享生活,品味香茗”为主题的茶文化旅游节,2012年云南以“健康云茶,世界共享”为主题的茶文化博览会,河南信阳以“弘扬中华茶文化,发展河南茶产业,促进中国茶流通”为主题的国际茶文化节。

2.茶文化+体验旅游的文化体验型

一般认为,体验旅游是续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之后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强调个性化、参与性,更注重旅游的过程。目前茶文化体验旅游多停留在茶青的采摘,如杭州的龙井茶、信阳的毛尖、武夷山的岩茶等都会推出相应的旅游活动;茶水的品饮,很多茶区与当地旅游相结合,在旅游线路的设计时,把茶水的品饮与销售作为一个旅游项目,旅游品饮之后,购买茶叶。这些体验活动停留在初级和较为肤浅的层次,游客们不仅喜欢采茶、喝茶、买茶,更喜欢制茶、泡茶、鉴赏茶。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萎凋、发酵、揉捻、烘焙等制茶过程融入到旅游项目中,不仅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做,而且有专业人士操作示范、亲自指导,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把自己制出来的茶与专业人士所制的茶做比较,找出差距与原因,并把茶叶带回家。

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与品茶的艺术,也就是冲泡、品茶过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可以使旅客融入到冲泡品饮的各个环节;另外茶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如藏族的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佤族的烤茶等,无论是制作的工艺、品饮的方式、深刻的寓意、独特的口感等方面,都能引起游客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如何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提高游客们体验的广度与深度,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专业模式

专门层主要是指为了满足特定的旅游细分市场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如:特别注重茶的保健功能和对茶文化有一定的偏好。

1.茶文化+保健旅游的保健型

茶不仅是商品,更是健康品、保健品。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健康的饮料,其营养价值、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接受。茶中含有30多种酚类物质、生物碱、氟化物、茶多糖等保健成分,具有降脂减肥、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重金属的毒害等保健功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在健康越来越成为奢侈品的今天,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可以在茶的保健价值方面下功夫,结合区域旅游资源,开设茶浴、茶膳、茶吧、茶馆等。

2.茶文化+求知旅游的求学型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茶诗歌、茶书画、茶散文、茶专著、茶音乐、名人与茶、文人与茶、茶习俗、中外茶文化之不同等内容丰富,游客们通过茶文化旅游也迫切希望了解、学习更全面、系统的茶文化知识。可以举办茶诗会,吟茶诗、书茶画、读茶书、听茶乐;还可以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就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现状、趋势及中外茶文化的差异作报告,扩展游客们的视野,提高对茶文化的认识。

众所周知,茶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但饮茶时也有众多的禁忌,并非人人适合饮茶,一年四季适宜喝的茶也有所不同,茶与食品的搭配也颇有讲究,可以请有关专家作有关茶与健康方面的讲座。需要指出的是,在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具体区域来说,往往是多种模式同时存在,而且模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实践层面上仅仅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茶文化节事的类型

茶文化节事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各地特色茶叶,促进当地茶产业发展,弘扬茶文化,全面提升旅游地形象。茶文化节事在短时间吸引大众的观众,是茶产业营销的重要手段。茶文化节事融合了茶文化、娱乐文化、地域文化、旅游、文化等内容,本身便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茶文化节事类型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茶文化节、博览会、饮茶日、学术研讨会等。

1、茶叶节

茶叶节是以茶叶贸易交流为主的经济文化交流会,一般在产茶区举行。近年来,为了宣传各地茶叶特色,弘扬茶文化思想,在云南凤庆、河南信阳、陕西汉中、湖北英山和江苏溧阳等产茶区都曾举办各具特色的茶叶节。

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产茶,在国外,茶叶节也成为引人注目的节事。静冈县是日本最大的茶叶产地。这里自2001年以来,每三年举办一次世界茶叶节。2010年10月,静冈县举办第四届世界茶叶节,各国茶叶制品、精美茶具以及有关茶叶的书籍画册是展会的亮点。为让游客充分体验静冈茶乡的魅力,茶叶节组委会还准备了短途旅游项目,包括参观静冈茶园、茶厂,在古刹临济寺的茶室体验日本茶道,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寺内体验坐禅。2013年第五届世界茶叶节分春季和秋季两次召开,春季茶叶节期间举办新茶季节茶园徒步旅行,包括茶采摘体验、参观茶厂的活动。秋季茶叶节举办世界绿茶会、世界大茶会、世界茶具评比会等各项活动。

2、主题茶文化节

随着人们对深度旅游的追求,主题旅游受到旅游者的普遍喜爱。我国茶文化涵盖了历史、哲学、艺术、宗教、建筑等各个学科的内容。其中茶在宗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茶与禅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国禅茶文化博大精神,近年来,禅茶以其深厚的文化受到百姓的关注,武夷山、北京、重庆等地举行的以禅茶为主题的文化节颇具特色。

重庆首届禅茶文化节于2007年4月在江北区南桥寺举行,诸多高僧到现场主持禅茶论坛,与市民一起品茶并交流茶道。同时,禅茶文化节还有禅茶开光大典、天价“茶王”展示、现场涂鸦签名等相关活动。

2012中国武夷山(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广场隆重开幕,来自两岸的高僧大德及文化界、茶学界、企业界和政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此次文化节为期两天,邀请国内外佛教界、文化界、茶学界、企业界精英参加,开展“传灯茗心”户外茶席展、“茶和儒释道”文化论坛、大雄宝殿落成典礼、海峡两岸“茶和天下”祭茶祈福大典等活动。

福建漳浦国际茶壶茶文化节于2007年9月举行,举行了一系列与茶壶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文化节开幕式暨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创校典礼、漳浦紫砂壶典藏珍品展、漳浦紫砂壶与茶文化研讨会、漳浦民间收藏文化鉴赏会、漳浦国际茶壶茶文化节事典综艺晚会、漳浦名特优产品展销会、国际茶学高峰论坛、“天福杯”国际铁观音茶王争霸赛、考察采访活动等项目。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茶文化旅游节融入了多形态展馆、沉浸式体验等高科技手段,带给爱茶人士更多的旅游新体验。在2019年9月5日开幕的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中,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商;浙江、安徽、云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等茶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企业亮相当日举行的上海国际茶业展。展厅内,“丝路源起”“唐宋元明清沉浸式情景体验”以及“四雅工匠回廊”重现了汉唐时期茶文化,吸引了众多观众。主办方用真人加全息投影相结合的方式,全景再现传承千年的唐代礼乐、国宝《宋徽宗听琴图》。在这里,明代文人书房空间被复原,观众们在此赏宫廷雅乐、闻宋之琴音、品禅茶雅趣。

3、开茶节、采茶节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其中采茶活动最为吸引人们的眼球。每年采茶季节伊始,不少产茶区纷纷举行开茶节、采茶节,通过开幕仪式家宣布茶叶已进入开采期。在活动现场,游客可以享受第一杯春茶的幸福,还可观看开茶、采茶、炒茶等精彩活动。

不少开茶节以茶叶品种命名,如西湖龙井、华祥苑铁观音、松阳银猴、江山绿牡丹等开茶节异彩纷呈,其中以西湖龙井开茶节最具影响力。据2010年浙大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西湖龙井”品牌价值达44.17亿元,在全国113个知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位列第一。茶产业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都市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关系到杭州市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杭州名茶在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采茶节则多以地名命名,山东日照、甘肃文县、湖北利川、四川隆昌、福建建阳、重庆巴南等产茶区举办的采茶节各具特色。
当前茶文化在旅游业中已经成为新型旅游业态,茶文化内涵丰富,使得茶文化旅游也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因此需要加强“茶文化+旅游”模式创新,注重茶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在弘扬各地民族茶文化的同时,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不同的地区因地理环境、 人文风俗等差异,在做茶旅融合项目时,要重点寻求差异化特色,因地制宜,以当地资源为依托、打造独具核心吸引力的特色文旅产品,使茶旅融合之路走的更长远。

上一篇:博雅视野丨康养项目拿地模式与经典案例解析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丨非遗文化与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