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从超级黄金周看全域旅游发展新趋势

中秋国庆喜相逢,在双节叠加构成的八天的“超级假期”里,我国的旅游业又展现出了骄人的战绩。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充分证明了大众旅游时代国民旺盛的旅游消费潜力。然而,大众度假时代,游客的体验、消费方式有又有了很大的改变,全域旅游地时代背景下,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综合来看,未来的全域旅游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高铁改变旅游版图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各大高铁车站导游彩旗飘飘,旅游团络绎不绝,“高铁游”出现“井喷”现象。

高铁线路越长、联通越紧密,其运输潜能发挥得越充分,其产生的经济拉动力也就越大。近几年,我国的铁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铁路网越来越丰富,延伸到全国各地,对铁路沿线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给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乘坐高铁出行,使得游客旅行时间大幅变短,出行成本大幅下降,地区间通达性明显增加,许多城市旅游产业已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拓展转型。从广铁售票情况看,国庆中秋假期(10月1至8日)约6成客流是前往各景点城市的游客,“高铁游”已成为国庆旅游大片的头号“主角”。

专家解读: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交通格局决定旅游格局。日益便利的高铁,大大激发了人们节假日出行的热情。今后乘坐高铁出行,将成为人们节假日和周末旅游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健全,过去匆匆忙忙的‘跟团游’会更多地被‘自助游’和‘深度游’替代,变传统观光型旅游潮为多元融合型旅游经济。对沿线景区城市来说,这是最直接的受益。因为高铁,国内旅游步入了黄金时代。” 广东省高铁经济学者、广铁党校综合教研室主任黄瑞明认为。

全域旅游概念提出,“旅游+”跨界融合带来新蓝海。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的新时代》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旅游+”概念。作为一个无边界产业,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产业,与养老、医疗、研学、养生等结合,诞生了许多旅游新产品。

最近几年,在政策和市场方面,旅游业都发生了重大调整。全域旅游概念被提出,这种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对未来旅游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乡村旅游越发受到重视,节假日里走进农村,采摘水果、赏花、呼吸新鲜空气,已经成为许多国人非常看重的生活方式。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都是“旅游+”跨界融合带来的新蓝海。

旅游+体育打开日照旅游新市场

靠海城市日照,充分挖掘当地的海洋旅游资源,将其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打造出一条“体育+旅游”的新路子。整个城市突出运动养生主题,将山海连成一线,编排了“海滨山岳行”体育休闲旅游线路,建设了大青山国际太极养生基地、黑虎山狩猎场、五莲山骑行基地等项目,该线路成功入选“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积极依托五莲县丰富的山岳资源,规划建设串联山、湖、镇、村、园等旅游资源,打造国内最长、华夏最美的“千里休闲健身步道”,努力把日照市建设成为运动之城、活力之城、健康之城。

旅游+教育,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四川大邑西岭雪山景区策划了“旅游+教育”系列旅游活动,为孩子开设了高山植被科普、自然气象观测、土壤建材、高山户外自救等教育旅游课程,让游客在西岭雪山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德阳市举办了2017四川国际航天航空展览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在展会游玩,并学到了很多航天航空的相关知识。

共享经济欣欣向荣

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为共享经济提供了一片沃土。共享经济是大势所趋、时代主流,旅游业作为受其影响最早和最深刻的行业之一,与其天然契合。像景区共享单车、自驾拼车出游、旅游消费技术升级等行为模式,都是共享经济与全域旅游相伴共生的具体成果。

共享经济时代的旅游发展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出行方式更加多元。Uber、滴滴出行等共享交通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实时共乘、专车接送等个性化出行服务。

其次,住宿方式更加多样。公寓、民宿、客栈、别墅等多样化共享住宿类型,使游客能够享受到更加温馨和更具人情味的住宿环境。据短宿平台爱彼迎网站数据显示,国内游民宿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6%,出境游增长32%。

再次,发展模式更加多变。共享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引领全域旅游进入全新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催生许多新产品新业态。

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加追求个性化、品质化

随着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游客对具有人文、深度、互动、体验等元素的特色旅游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玩出特色,玩出品质成为游客旅游的新追求。由于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相遇,不少游客都在出游旅途中欢度中秋、观赏明月,众多景区也推出了各种各样有趣好玩的民俗体验活动。

旅游演艺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湖南旅游演艺产品在长假里叫好又叫座。10月2日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张家界魅力湘西连续三场演出,场场爆满,提质升级后的“冯导大戏”《张家界魅力湘西》成为国庆假期张家界的一张响亮名片。在长沙市区刚上演不久的田园焰火情境表演《浏阳河上》以其独特的舞台加烟火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满足游客需要,本定于每周六晚八点开演的演出在国庆期间增加了五个场次。据统计,假期前两晚的演出,剧场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

特色民俗亮点多

10月7日11时,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一场狮王争霸赛正在上演。伴随着声声锣鼓,福永桥头醒狮队的雄狮们步伐矫健,表演了单脚狮立、四脚腾空、三连跳跃梅花桩等高难度动作,最后从口中弹出“万事勝意”的字幅,引得观众纷纷鼓掌叫好。 

上一篇:共享经济下的乡村旅游新“网红” 返回列表 下一篇:四部委出手规范,特色小镇建设迎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