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博雅视野丨重“质”不重“量”,江苏特色小镇重整“瘦身”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而是集聚特色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双创平台、产业社区。”9月4日在宿迁举行的特色小镇推进会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和全省特色小镇代表“重温”了特色小镇的“初心和使命”,这是三年前国家四部委发文中对特色小镇的定位。

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总体特征以特定的产业、环境、文化资源为基础,其最主要和终极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它的开发运营,需要资金、人才、管理、营销、企业等各类资源的共同发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特色小镇并非是指特定的区域限制,而是用“宽进严出”的创建制,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及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非镇非区”新模式、新理念。

温故知新,才不会“跑偏走样”。当日,我省公布第三批特色小镇名单以及从文旅、体育等部门“整合”而来的特色小镇名单,形成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全名单”,总数从原来的231家降至90家,决心以高门槛创建、高标准验收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全国共20个,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常州石墨烯小镇在列。另外,苏州苏绣小镇、句容绿色新能源小镇经验做法入选2019年“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

截至目前,江苏共有4个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总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推广了苏州苏绣小镇在城镇化建设新空间方面的经验做法,句容绿色新能源小镇在新型产业集聚发展新引擎方面的经验做法,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在促进产城人文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常州石墨烯小镇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方面的经验做法。江苏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适应了人口的流动,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村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许多农村人口虽然还是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但就近生活在城镇,特色小镇具有城市购物方便、就业方便等特点,特色小镇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民盲目追求城市化问题。乡村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越来越吸引厌倦城市生活的都市人逆城市而居,特色小镇可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解决逆城市而居的都市人生活在乡村的居住问题。

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和解除盲目城市化出现的农村村落衰落和空心化问题。一个地方要发展,离不开人员的聚集,人员流失严重的地方衰落的速度就越快,人员流失也是空心村形成的直接原因。人员往城市里跑,有很大一部分追求的是城市生活的方便性,在他们看来这种生活的方便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理想的生活环境,现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满足人们的美好居住生活需求,人员截留在了乡村,乡村的发展可以很好的到解决,乡村村落空心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特色小镇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可谓是意义重大。

特色小镇建设可以很好的保护民间文化,发扬民间文化。哪里有人聚集,哪里就会有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是人在一个地方长期生存过程中形成的,形成时间长,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乡村人员不流失是对一个地方文化的最好传承和保护,一个地方大部分人都留在乡村,这个乡村的文化也就会流存,并且随着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本土文化可以很的发扬光大。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会很好保存地方特色,并且带进外来的文化,让本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得到成长。


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内涵

特色小镇要突出“特”。文旅特色小镇的“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维度:
产业维度
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功能维度
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形态维度
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制度维度
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江苏特色小镇重整“瘦身”的意义

江苏省实体经济强劲,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建筑和环境,这是“苏派”特色小镇的特点。为检视三年创建成效,省有关部门去年底组成5个调研组,对全省第一批、第二批共56个省级特色小镇开展一场名为“温故知新”的督查。
三年耕耘, 56个特色小镇累计新增投资2265亿元(不含房地产),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76%,去年合计年营业收入4000亿元。一批特色小镇成为细分行业“单打冠军”。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集聚基金307只,管理基金2118亿元,培育扶持99家企业上市。海门叠石桥家纺小镇家纺用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常州石墨烯小镇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产业化基地,创造行业10项“全球第一”。
但特色小镇推进中,我省一些地区也出现概念不清、定位不准的问题。利用清理规范“契机”,我省特色小镇“化零为整”:33家原旅游风情小镇保留17家;20家体育健康小镇保留3家;100多家原农业特色小镇通过筛选,留下4家,其余全部取消。
整合调整是一次“自我体检”
“整合调整,是江苏特色小镇的一次自我体检、自加压力。”省发改委经济体制与改革处处长李君良认为,一些创建单位乐于创各类小镇牌子装点门面,重争创、轻建设,有违创建初衷。特色小镇创建存在“认知误区”。
一是误把旅游景区当特色小镇。省有关部门解释说,景区、古镇创特色小镇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要把“风景”变成“风情”,拉长产业链条,融入文化内涵,展现各类人文的、市井的、异域的“风情”,让人们感受到特色小镇的活力、人气和魅力。
二是在美丽乡村挂牌特色小镇。如今不少美丽乡村景色很美,人气也很旺,纷纷挂牌“某某农业小镇”。专家认为,对于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我省保留“特色田园乡村”指导创建;如若“升级”特色小镇,需看一二三产融合和吸纳就业等指标。
三是主题趋同、同质化竞争,导致一山两镇、一湖两镇现象。苏南两县级市同时打出相同的牌子,基地其实是同一座山下的两个景区,并没有小镇形态。大纵湖两岸的兴化市和盐城盐都区,都争创“大纵湖特色小镇”。
整合过程中,除把不符合特色小镇定位的取消外,对于主题相近、一镇多牌的,我省坚持特色优先、优中选优。如运河文化小镇选中窑湾风情小镇,汤山3个“特色小镇”合并为旅游风情小镇。
高标准验收促高质量发展
“瘦身,是为了强身健体、健康发展。”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整合调整后,省级特色小镇将严格控制在100家以内,不再追求量的扩张,通过高标准验收,促进高质量发展。
特色小镇进了创建目录,并不意味着就进了“保险箱”,省级层面将统一标准体系,动态管理、双向流动,每年坚决淘汰落后小镇,该授牌的授牌,该整改的整改,该替换的替换。以3年为周期,高端制造类小镇投资额要完成50亿元(苏中、苏北40亿元),旅游风情、历史经典、健康养老小镇投资额要完成30亿元,特色产业投资都要达到70%以上。
新的考核验收标准,让创建小镇“坐不住”了。尤其是新加盟的旅游、康养、农业类小镇,纷纷表态“补短补缺”,尽快融入特色小镇“大家庭”。
“荷兰花海将配套城建、生活、产业功能,围绕景区建小镇。”盐城市大丰区副区长张德凯说,荷兰花海风情小镇要把“异域风情”做足:规划建设600亩欧洲风情小镇,400多亩“荷兰羊角村”,1.8公里长风情街以及4万平方米城堡酒店,游客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异国风光。
贾汪区茱萸山体育小镇,是原20家体育健康小镇“幸存”的3家小镇之一。“我们十分珍惜这次入选,将依托研学旅游基地、航空飞行营地、水上运动基地,组织筹备全国滑翔伞大赛、全国锦鲤文化节、省级自行车大赛和重阳登高节,打造体育康养目的地。”徐州市贾汪区副区长耿薇说。
丁庄葡萄小镇是为数不多的现代农业小镇之一。“我们将依托葡萄大观园,做大民宿游,拉长葛根产业链,开发好豆腐村,建成全国一二三产融合示范点。”该小镇负责人说。
“特色小镇肩负着创业创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任,我省目标是3年创成20个省级特色小镇、5-10年创成50个省级特色小镇,发展为高端产业新社区、城乡连接新纽带。”李君良说。

 

上一篇:博雅视野丨后疫情时代,康养文旅将向何处去?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视野丨三个维度重新解读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