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领域 博雅智库 博雅研究 案例成果 热点产品 印象博雅 博雅动态 平台资源 加入博雅 联系我们

中国幸福产业引领者

R

esearch博雅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应对

 博雅方略白墨


摘要: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都会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影响。尤其是2018年,全球多地甚至北极圈内都出现了高温天气,研究气候变化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从气候变化和旅游的概念和关系入题,以“气候变化对旅游的影响”以及“旅游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介绍,并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旅游发展的国际措施和我国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气候变化 旅游影响 碳排放


2018年的夏天热浪让全球不少国家苦不堪言。法国布雷斯特大学研究表明,2013-2017年曾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而2018年可能才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从葡萄牙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火吞噬蜡了数千公顷森林。全球多地甚至北极圈内出现高温天气,原本天寒地冻的北极,出现了32℃的罕见高温,许多冰川已经融化。英国最新研究称,如果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热带、亚热带地区及美国、欧洲等地因热浪死亡的人数都会持续上升。英国《自然·通讯》杂志8月14日的报告称,概率预报系统预计,2018-2022年是一个异常“温暖”的时期,极端温度出现的可能性将会上升。
世界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游客在享受旅游,在世界各地的旅游和自由行走势必也会对环境与气候变化造成影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相关,重视以低碳旅游为热点关注环境、气候变化与旅游业间的关系、并寻求可持续解决途径成为政府、学界和业界面临的主要课题。2018年7月7-8日,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国际论坛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洲召开,探讨旅游业的尽快减低排放,来应对它赖以生存的资源受损。


1 气候变化与旅游

1.1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三方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使用中,气候变化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UNFCCC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气候变化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全球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气候变化致干旱、暴雨和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且强度加大。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旅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影响客流的空间与季节移动,并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等日益加剧,旅游业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1.2气候与旅游

气候既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又是主要的旅游资源, 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一系列旅游活动的适宜位置,而且还是旅游季节性需求的基本推动力。对于很多旅游目的地来说,充足的气候条件(比如阳光、冰雪)本身就是很好的吸引物,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气候变化与旅游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高温天气游客避暑、台风来临景区关闭等是气候影响旅游发展的直接体现,实际上这种影响不止于此,而是更加广泛、更加深远。
从全球来看,旅游业增长十分迅速,气候对旅游业有着重要影响。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当前和未来气候的变化会对旅游产生强烈的潜在影响。世界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量游客在享受旅游作为国民大众基本权利的同时,在世界各地的自由行走势必也会对环境与气候变化造成影响。旅游业对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包括航空、酒店等的碳排放不容忽视。


2 气候变化与旅游的相互影响

2.1气候变化对旅游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气候变化,各类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愈演愈烈。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全球第一大产业旅游业既不能“幸免于难”,也不能“置身事外”。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说,对于大部分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和气候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相比而言,旅游业更容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威胁旅游各个领域,威胁生态系统、破坏旅游名胜。气候变化对北欧、地中海和加勒比地区的旅游业造成冲击,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沿海、山区和其它易受自然影响的旅游区尤为严峻;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持续升高极有可能让马尔代夫、威尼斯等旅游胜地遭受“灭顶之灾”;全球变暖影响户外活动,美国杰克逊霍尔高山度假村因降雪量减少、降雨量增多而存在风险;莫阿布更温暖、更干燥、雾更重及红色尘土的增加,令人们骑行变得异常痛苦;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高温引起更多岩石滚落,显著影响公园的登山者;每年可为旅游业贡献115亿美元的珊瑚礁,因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涨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酸化现象而饱受冲击击;洪水侵袭了城市,面临被洪水淹没的风险;路易斯安那州因海水上升淹没了公路和周边树木,盐度很高的海水让树木很快枯萎死亡,变为“鬼林”。
越来越多的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正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从1870-2000年,海平面上升18厘米。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最近20年上升了6厘米。据IPCC专家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平均高度将上升26~82厘米。届时,所有岛屿、三角洲和沿海都将受到威胁。因海平面上升,一些海滨湿地旅游区正受到威胁。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小组规定本世纪海平面上涨的上限为1米,将会损害加勒比海域60%的旅游设施,淹没许多机场和港口;度假天堂马尔代夫平均高度仅高于海平面1-2米,八成国土不高于1米。由于海平面上升趋势,预计马尔代夫 50 年后可能消失;澳大利亚沿海的国家公园内,因海平面上升,灌木的生存正面临威胁,有些已死亡;气候变化引起海岸腐蚀、海水升温、台风强度或频度增加及珊瑚礁白化或死亡等,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旅游发展。
全世界都面临最高气温记录不断刷新,冰盖面积在不断缩小,旱灾规模和严重程度不断扩大。气温升高引起雪线不断向高纬度地区收缩,一些动植物资源的分布范围缩小。温暖冬天让适合冬季运动的季节变短,并威胁到滑雪旅游区的生存;全球变暖加快冰川融化速度,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的冰川每年加速融化,所剩的冰川已屈指可数,喜玛拉雅山脉冰川融化更快;研究称2100年前,整个欧洲的冰川会减少22%-89%:瑞士有的冰山每年融化或下陷的速度达10-13米,山间孤零零的木架显示了冰山融化之快;奥地利的冰川,正在急速融化变小。格陵兰的冰山也急速融化,致格陵兰岛库卢苏克角一村庄漂移。
北极也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遭受侵袭的地方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1979年开始每年对北极进行卫星监测,影像显示北极冰层覆盖面积下降明显。重大万亿吨的冰山脱离南极冰架备受关注,冰川融化破坏了生态系统和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不少物种濒临灭绝。南极西部的海岸沿线,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退。随着温暖的海水不断侵蚀冰川脆弱的边缘,冰川正不断崩塌。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南极东部的冰川融化恐怕会给人们带来想不到的灾难。
普遍上,旅游业更多是被看成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认为“气候变化是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千年发展目标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旅游业可能会因祸得福,迎来更多游客,如阿拉斯加和北欧;有的地方旅游的淡旺季将改变:欧美传统的夏季度假地地中海地区夏季旅游的吸引力在减弱,春秋季吸引力在上升;北欧则成为旅游者夏季的度假胜地,越来越多来自南欧的旅游者会从前往北欧,以躲避地中海夏季炎热的高温。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环境计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曾将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成4大类:直接的气候影响、间接的气候及环境影响、旅游流的可能变化以及社会影响。
直接影响包括旅游出游因素变化、旅游成本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气候变化影响旅游者出游决定的推-拉因素出现颠覆性变化;对旅游成本的影响体现在旅游企业冷暖、制冰、灌溉和供水及保险支出等,通过破坏旅游基础设施、额外的应急计划、提高包括保险、营救等支出在内的成本来影响旅游需求与安全。
间接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目的地风景资源的退化、食品安全等。水对旅游业至关重要,水短缺导致旅游瀑布减少甚至消失,旅游区因缺水或洪水而生意惨淡,洪水损害旅游区的自然、文化遗产等吸引物;气候变化威胁地方物种、珊瑚礁、植物花季及森林覆盖,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而影响旅游;全球变暖造成目的地的风景资源退化;气候变化加深农业脆弱性,影响粮食安全而削弱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市场竞争力。
旅游流变化是气候变化影响旅游流的形成及旅游流量和流向。气候影响出游动机、目的地选择和出游时机等,影响人们什么时候出游和去哪里旅游。
社会影响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政治。旅游业与经济、民生、环境相互依存,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进而影响到旅游地经济和居民福利,正向影响是促进,负向是阻碍削弱经济和福利;气候变化改变地缘政治,影响旅游地开发,造成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


2.2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碳排放

旅游业既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过去,人们认为旅游是个能源消耗更少、对环境更友好、经济效益更大的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已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三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整个旅游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量占全球总量的4%-6%。随着旅游业持续的需求上涨,预计下个10年,每年需求增幅为4.3%。全球旅游消费从25000亿美元增加至47000亿美元。英国剑桥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研究所、贾吉商学院同欧洲气候基金会的研究报告,警告说由于目前旅游业的不断增长,2025年旅游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3.9%-6%增长到10%左右。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机构因所从事的活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过去有关旅游业碳足迹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碳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5%至3%。但一般没考虑旅游交通运输及目的国的餐饮、基础设施和零售产生的碳排放。而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论文,国际旅游业的碳足迹在2009-2013年之间增加了,旅游业全球碳足迹从3.9亿吨上升到45亿吨二氧化碳,超过了之前预计量的四倍。这表明,旅游业去碳的努力已不敌高能耗旅游需求的增加。也说明目前鼓励低碳旅游的措施,并不能限制国际旅游业碳足迹的增加。
联合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旅游业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相当于全球总排放的8%。排碳量除交通排放外,还包括住房,饮食以及购物等。交通是最大的排放来源,占旅游业排放的75%,其中航空占54%-75%,航空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关键。旅游趋势是到越来越远的国家旅游,乘坐飞机旅游的频率将不断增加。从国际航运来说是长途航运呈上升趋势,国际民航组织预估,2036年全球每年客运数将达78亿人。航空业之外,还包括旅游住宿、旅游活动、饮食、购物。警惕全球旅游业不断增长,及时采取措施。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旅游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今后30年中可能增长1.5倍。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采用将碳排放分配到目的国和居住国两种不同的核算程序对国际旅游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对160个国家进行计算后,结论是高收入国家之间的旅游是旅游业碳足迹的主要来源,推动碳排放增加的是不断增长的财富。国家富裕程度和人口规模是决定性因素,排名最靠前的三个国家是美国、中国和德国。旅游行业排碳量最高的航空业主要来自高收入国家,2013年,美国的旅游排碳量位居首,中国,德国,印度,墨西哥及巴西位居其后。排放增速最快的是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我国旅游业在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当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0.86%。
国际上为减缓气候变化而制定并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对航空客运征收碳税或者实施排碳配额是限制碳排放的最有效的措施。提高游客的气候意识及改善排碳技术,使用更高能效的飞机、机动车以及采用绿色能源将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达沃斯气候变化与旅游宣言报告明确指出,如果最大限度估算技术进步因素在交通、住宿及旅游中的作用,可减少38%的碳排放;如果采用混合交通模式、短途旅游和增加平均停留时间等方式可减少44%的碳排放;如果实施最有效的减排计划和充分利用以上措施,到2035年旅游业将减少68%的二氧化碳排放。
旅游业的每个部分都需要考虑怎样适应气候变化及如何继续减少旅游业的运作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联合国环境署开展了一项全球旅游业价值链改造转型活动。如在对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酒店进行调查,发现仅仅是通过一项设备更新就能使其酒店业节约用电11%,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7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这种紧密的合作和措施将是未来的大趋势。旅游业有很大的减排潜力,旅游低碳化发展前景广阔。


3 应对全球变暖的旅游发展

3.1 国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旅游发展

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IJNWTO)、环境计划署(UNEP)、发展计划署(UNDP)、气候框架公约(UNFCCC)、国际民航组织(UNICAO)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旅游伙伴联盟(ICTP)、世界气象组织(WMO)等一些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国际性组织,通过达成会议宣言、发布研究报告和年度报告等形式对全球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宏观指导,为全球旅游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指明方向。在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制度设计、技术研发、财政投入、环保宣传等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也取得了可喜成效。
1992年里约会议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可分割性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UNWTO)在第二届“全球变化与旅游”国际会议上强调“气候变化是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千年发展目标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把当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确定为“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表明了全球旅游业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必要反应。
2009年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联合举办了“应对气候挑战――旅行和旅游行业的思维”的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旅行和旅游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有效措施。
全球的旅游业界,与旅游相关的各类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国际性的、区域性的旅游相关组织以及旅游业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联合国环境署在推进气候与旅游协调共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欧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等,拓宽旅游合作视野,寻求共同应对之策,让旅游适应气候变化。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目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可持续旅游企业坚定与推广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旅游企业进行环境改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交通限排、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旅游业正在寻求与气候、生态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国际航班收取碳排放税、制定相应的碳排放交易计划;个人通过造林、或投资造林来补偿自己出行的碳排放量。引入更严格的飞机排放标准,在特定的航线使用环保的生物燃料,或者提供碳排放抵消项目。航空公司和订票机构提供更多透明的信息,能让乘客选择乘坐碳排放更少的航班。


3.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是全球显著的“气候旅游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资源产生深远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的旅游业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我国海平面到2050年将上升12-50厘米。气候变暖将导致一些冰川范围向高纬度收缩,将影响河流、湖泊、温泉、瀑布等水文类旅游资源的格局变迁;气候变化易导致我国生物类旅游资源性状与布局发生改变,也可能造成我国植被景观整体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旅游业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产业,要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要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家层面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气候与旅游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寻求新技术、新办法。但旅游部门和企业还需在国际气候合作、部门资源整合、减排研发投入和环保意识宣传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008年1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是迄今为止我国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唯一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性政策文件。要求“各地立足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充分认识区域性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全面把握对旅游业的不利与有利因素”。 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旅游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方针。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办发〔2009〕41号)明确提出要“实施旅游节能减排工程”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国家旅游局2008年11月颁布的《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


2011年11月发布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全面评价了气候变化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目前我国积极借鉴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先进经验,加大研发投入,尝试主动应对;积极开发替代性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构建旅游危机管理系统,开拓潜在旅游市场,强化环保宣传,提升公众意识树立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在未来,我国的旅行是低碳的、绿色的,包容性的、基于自然的。
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我国政府向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注环境、气候变化与旅游业间的关系、并寻求可持续解决途径,持续推进旅游与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合作,为建设旅游强国主动担负起旅游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的责任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源 纪小美 申鹏鹏.气候变化与旅游研究综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 (1):58-64
[2]杨建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 2010年08期,29(8):997-1004
[3]孟志华.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魅力中国》.2011(2):79-80
[4]刘春燕 毛端谦 罗青.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010,25(2):91-96
[5]李志刚.关注气候变化 科学发展旅游.《中国旅游报》.2018-07-17
[6]肖铮.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及对策——以福建为例.《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
[7]张梦然.气候研究预计:2018—2022年或将异常“温暖”.《科技日报》.2018-08-15
[8]马晓舫.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球旅游业.人民网.2014-06-24
[9]陈金华 秦耀辰.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启示.《河南省学术年会》.2009
[10]束良勇 苏飞.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进展.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11]贺小荣 Min JIANG.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策略.《旅游学刊》.2015,30(12):35-45
[12]张梦然.旅游业碳足迹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8%.《科技日报》.2018-05-09:
[13]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国际论坛在延边成功召开.中国旅游研究院.2018-7-10
[14]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看这15幅图你就了解.搜狐旅游.2017-07-17
[15]震撼!可能超乎你想象的“全球气候变化”,了解一下!.搜狐旅游.2018-08-04
[16]陈金华.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旅游地的影响与启示.《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No.1
上一篇:博雅研究 | 打破传统,交通引领旅游格局新风尚 返回列表 下一篇:博雅研究|军事旅游与红色旅游